top top top
第A16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細説華光誕與詠春拳
設計獨特的變電站
長者公寓淪雞肋?
活化永福圍
板樟堂前地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設計獨特的變電站

田中泓


    設計獨特的變電站

    田中泓

    在城市的供電系統中,變電站是發電、輸電和配電系統的一部分,能將電壓從高電壓轉換為低電壓或逆向轉換,也可執行其他重要輸電及配電功能。利用變壓器將電壓改變,亦能為電網進行功率因素補償、電力系統保護等等。

    按電力公司網站的資料,現時全澳共有廿七座主變電站、八座客戶高壓開關站、一千六百九十七所客戶變電房和四十六客戶開關站。這類設施散佈在城市的角落,有些變電房建在新建的大廈內,而有些則獨立建造。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人會留意這類設施。

    在東望洋馬路與荷蘭園馬路交匯處附近,就有一座已廢棄的舊式變電房,該建築物可能於上世紀五十或六十年代建造,外觀深灰色,許多時候人們經過都不會留意該變電房的存在。

    該建築物的面積很細小,大約在十至十五平方米之間,由於座落在一個夾角處,所以內部的形狀並不規則。該變電房內部分為兩個空間,曾經建有大型的鐵門方便搬運及維護其內設施。但不知從何時開始,該建築物已沒有功能。

    該建築物的外形設計具有一定的特色,大概分為兩部分,左邊是一個塔形的長方體,高度較高,約四米,而右邊較低矮,約三米,向行人路開有門口。這座小建築物採用了裝飾藝術風格,塔樓的外觀以兩條竪直的角柱,頂部並作縮層的設計,加上兩柱之間開有狹長透氣窗(有金屬百葉),整個外形有點類似紅街市頂部的塔樓。而入口的部分相較之下較強調橫向性,入口上部設有層級式的“門拱石”,具裝飾藝術的特徵。

    整個變電房外部鋪水洗石米,以模仿石面,亦因此顏色較灰暗,不易被人察覺。

    由於廢棄多時,屋頂長有植物。這建築物近地面開有幾個小橫窗,應該是通風之用,還繪有類似香港的路標標誌的圖案(由三角形及矩形組成),非常特別。

    最近走過,看到內部增添了一些家具,有些樂器,聽說有一位外籍人士居住在其內。經常有內地遊客因手機導航走到該處,需要橫過馬路卻沒有任何設施。曾見過有遊客直接跨過欄杆而橫過馬路,危險非常。

    其實,上述的小建築可以引入新的功能,或活化成旅遊資訊設施,給遊客提供路線的資訊。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