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一種美德
堅持即意志堅強,堅韌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家長要培養孩子擁有上述能力,談何容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需要家長的十八般武藝以及支援。
筆者兩個兒子將近十五歲和十三歲,從小觀察他們的性格、愛好和特長,參與各種各樣的課餘活動,包括鋼琴、跆拳道、書法、硬筆、繪畫、游泳、網球、羽毛球、國畫等興趣班。今天兩兄弟有些興趣班已經放棄,堅持下來的只有書法、硬筆、游泳、網球、繪畫等。
在十多年培養孩子的旅程中,筆者感受到没有父母的參與,孩子真的難以打持久戰。以學習書法和硬筆為例,兩個兒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星期放學後,要從氹仔坐巴士到澳門上課。當中除了考驗孩子的毅力外,還要考驗家長陪伴的耐力和用心,這是通向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荀子 · 勸學》中指出:“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有些人天賦異稟,有些人平平無奇,有些人天生有獨特的天賦和特長,有些人能力不一,家長要善於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和能力,進行長遠培養,孩子才能終生獲益。
無論家長還是孩子,人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其實也是在比拼父母的意志力。大兒子放棄了學習多年的鋼琴、跆拳道和國畫,原因是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作為父母尊重他們的選擇,並没有勉強。在雙方協商下,達成一致意見,取消學習計劃。
自幼稚園起,筆者發現細仔中文字書寫潦草,有時出現鏡面字,而感到憂心。小學二年級起讓他跟從書法老師學習寫字,五年後他的硬筆煥然一新。升上初一又開始學習書法,因為有硬筆基礎,學習書法時自然得心應手,初嘗成功的喜悅,增加學習書法的自信心和決心,再加上父母每天陪寫三十分鐘或以上,孩子將會一生受用。
對筆者來說,在兩個兒子成長過程中,放棄比堅持容易,可是放棄了就一無所獲。相反,堅持能帶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以及更大成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父母是孩子的指路者,要守好孩子成長的重要關口,要善於發掘苗子,教會他們做事的意志力和頑強力,肩負起長期培養孩子的責任,與他們同行,做他們的守護者和支持者,父母將收穫更大的勞動碩果。
袁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