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瓜是甚麼沙律?
在外高加索三國旅遊,沒有青菜吃並不奇怪;正如我們到西藏或新疆旅遊,沒有青菜吃也很正常。因為當地不適合種青葉菜,當地人也就沒有這種飲食習慣,所以形成了“不吃青菜”的飲食文化了。由此引伸出來的,是當地物產決定本土飲食文化,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要跟我說,現代溫室養殖或大棚種植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這當然沒錯!但別忘了,那是在高加索地區,產量與市場都是決定產品銷量不可或缺的因素。反過來說,吃不到青菜會死嗎?當然不會,但對於大多數港澳人來說,那肯定是件痛苦的事,起碼,在整個旅程中都是“肚凸凸”的,明白吧?飲食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了的。
同理也可以應用到另一道菜中。外高加索三國旅程的餐桌上,沒有青菜,卻有番茄和青瓜合成的沙律,只加點欖油和香草碎拌一下而已。這個沙律從阿塞拜疆到亞美尼亞再到格魯吉亞,幾乎每餐都吃到,所不同者,只是青瓜切法稍有不同。
阿塞拜疆的青瓜切成拇指大小的塊粒、亞美尼亞的切成滾刀塊、格魯吉亞的乾脆是斜刀切大塊就算了。從精細吃到粗放,吃到最後兩天,我幾乎崩潰,跟導遊開玩笑說,我們又要做牛做馬了。
這個快手版番茄青瓜沙律不知道是當地特色菜還是團餐特色菜,問的話肯定不是,否則就是糊弄遊客了。若是當地飲食文化如此,我也無話可說。我們沒有生吃青瓜的食俗,就算在澳門的西餐廳,向食客或旅客送上這麼一碟粗豪版的番茄青瓜沙律,你猜有甚麼反應?我曾對同行團友發牢騷說:對食物的處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飲食文化的文明程度。結果被噴一臉灰,所以,看到此文的讀者,請不要對號入座,我發口痕而已。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