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飾經濟
寒來暑往,是自然規律。雖然這些年來,地球的熱力有增無減,但季度變化時,生活上總要作出調適,例如衣着便是。
天氣冷了要添衣,熱時便減省,基礎應對而已,但對女士——尤其年輕的——而言,季節轉移,也不是純粹多穿或少穿衣服的問題,而是衣服也要跟着“換季”了。
對一般人來說,轉天氣嘛,加一件外套不就可以了嗎?是的,若不明白愛美女士的心態,大概會詫異她們購買衣服,竟可一擲千金而毫不手軟。誠然,穿衣但求舒適,只不過女士們對舒適的要求略高,且在舒適之餘,還加上了一點點美觀、時尚、出眾、獨特等等諸般要求而已。
就是在這麼一點點要求的驅使下,女士們的服裝費支出會比男士高出十倍、百倍,所以公認:女人錢最容易賺。
當然,女士對此的抗辯理據是: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多購買一、兩件衣服並不罪過,穿在身上,自我感覺良好,即已值回貨價。
曾聽過有人誠意忠告:“衣服往身上穿而顯得漂亮的,就只是這幾年光景罷了,十年後,穿再貴的衣服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了。”大抵做什麼事也得趁年輕,連穿衣服也不例外,因為在這階段,選擇、搭配較為容易,不費力而有上佳視覺效果。
年輕女士穿衣花俏,準能吸睛;但年齡層升級時,同類款式,已不宜放在身上。於是,女士們又可大條道理往服飾店打轉,那裡總有新裝在等着,一見即行買回家去。
衣飾消費跟社會經濟緊密相扣,冷眼旁觀,可察民生。生活較充裕時,有閒錢也有閒情,逛街購物是女士的日常,路上每見伊們三三兩兩、笑逐顏開、結伴並行;若然不見,就是經濟已出了大狀況。
因之樂見街上麗人行!
彭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