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兒的“木 · 克”藝術
文、圖:麥 兒
由方舟澳門藝術學會舉辦的《藝》重奏之五人個展系列,來到了第四場——黃安兒之拼貼視覺藝術展“木 · 克”,本地藝術家以木藝、馬賽克、肌理畫等等工藝,在“木”堅硬的體現中,結合“愛”的柔韌,透過六幅作品展示給觀眾感受“愛的真諦”。
戰國時期五行概念
方舟澳門藝術學會於本年五月至九月期間,呈獻年度主題活動《藝》重奏之五人個展系列,集結本地五位藝術家,以“五行”中的金、木、水、火以及土共五種元素,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並透過不同的媒材及藝術風格,向觀眾展示每一元素在藝術上的可創造性及獨特性。在作品中解構其創作理念及作品傳達的訊息,五位藝術家針對“五行”各自解讀,並從不同的藝術創作形式,為觀眾帶來更多思考。
據說“五行”的概念早於戰國時期已出現,當時是政治學的一種哲學系統,儒家把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徴劃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類別,後統稱為“五行”,這也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而系列展覽的第四場——黃安兒之拼貼視覺藝術展“木 · 克”是系列展覽中的“木”,並已於八月十九日於“ 遊 · 咖啡”中舉行。
融合木工大船細作
本地藝術家黃安兒有多年從事藝術活動之策劃、統籌和行政工作的經驗,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之美術教育,現專心於油畫、木工藝和馬賽克拼貼藝術,多年來致力推廣藝術創作,讓市民大衆接觸不同類型的藝術文化,分享製作靈感和創作喜悅。這次黃安兒帶來的“木 · 克”展覽以五行中的元素“木”為創作概念,她以個人的生活經驗,糅合馬賽克拼貼及木藝技巧雙結合,為展覽創作六幅作品。她表示最初五位藝術家,分別對五個元素進行抽籤,而過往曾跟隨澳門退休資深造船工匠溫泉師傅,學習以“大船細作”的方式製作帆船模型,承傳瀕臨消失的造船工藝。而這次黃安兒亦在“五行”元素中抽中以“木”開展創作,並在這次的展品中結合木藝技巧,她與木結緣甚深。
“木 · 克”展覽如何以“木”為起點,黃安兒認為在大自然中,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還能美化大自然。這次展覽將木材和馬賽克拼貼技巧結合,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展示木與馬賽克拼貼的可能性,同時增加作品的觀賞性。黃安兒分享創作歷程:“中國成語有一句‘人非草木’,用來形容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觸動,那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青草和樹木。因此,人類內心有愛,自然而然地願意幫助他人,傾聽他人分享,並願意解決問題,支持弱勢社群。愛的延續需要甚麼元素呢?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讓觀眾思考和啟發對愛的理解,同時引導觀眾從多個角度欣賞這些作品。”
木的堅硬愛的柔軟
由黃安兒所創作的六個作品,以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的“愛的真諦”作為主題,六個作品分別是《忍耐》、《恩慈》、《包容》、《凡事盼望》、《不張狂》以及《不嫉妒》。她認為 “愛”必須要結合着人生經歷,才能對“愛”有着更深層的理解。木在大自然中以堅硬、穩固的形象出現,但也無條件地支撐着萬物的成長,也陪伴着萬物的滋長。黃安兒分享道:“木的堅硬體現,有如作品中所使用的馬賽克,也是硬的,但不同的顏色,形式互相拼合,形成了另一種和諧。我以愛為主題,透過作品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愛,不僅是親情、愛情,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六個作品彷彿在提醒如何去愛,或許身有朋友體現着這些特質,或是從自身開始。我在創作中把愛圖像化,創作出這次展覽中的作品。愛並不是單一的,也難以言喻,在作品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手法與媒材,就如對愛的解讀。”
六個作品均是黃安兒為了這次展覽而特別創作,六個作品由“愛”出發,就如以六個角度描述着“愛”。《忍耐Patient》以藍色為主,指溫馨和諧的人,未必會常將“愛”字掛在口邊,而是發自內心,用時間持久忍耐所愛的人,願意放下偏見和執着,就如時間的沙漏一樣,有着自己的節奏,不輕易受影響,如時間不因任何人、事、物所加快與減慢。《恩慈Kind》的邊框中馬賽克結合心型,指善良的人不等於是軟弱及容易被欺負的人,反而會用寬宏對待別人,因為有愛心的人並不會在乎眼前不美的人和事。《包容Bears》中兩個不同顏色的人牽着手,指當你被指責或要責罵別人時,要先想想自己有否做好本份,或者是否做了別人的審判官。如果內心常懷仇恨,身體也會容易鬱結出毛病。
驕傲張狂和藹可親
《凡事盼望Hope for all things》中的大樹有着不同顏色與紋理的心,指樂觀的人容易處理好問題,也會樂意為別人分擔憂慮,不是他們自己沒有煩惱,只是懂得接受不如意的事,不會把自己困於負面的情緒之中。《不張狂Not proud》體現出不同肌理,即驕傲的人就是做事張狂的人,在他們眼內只看見別人的弱點,但有愛的人則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正是和藹可親的人。《不嫉妒Not boast》帶來別致的馬賽克工藝,表達如果在學識、工作能力、才華和外表各方面都去與別人比較,漸漸就會有嫉妒的心而產生無謂的競爭,而有愛的人則只會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而且不會以自我為中心。
如何去“愛”自己與“愛”別人,成為了現今社會中重要的議題,黃安兒希望觀眾欣賞的不僅是圖像本身,也能透過作品了解到柔軟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她說:“那就是愛。木或馬塞克都是硬的體現,但有了愛,硬也可以變軟,就如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愛別人的同時,也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