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快閃“死亡之海”
圖/文:謝震霖
“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首歌流膾人口。但在穿越茫茫荒漠時,遊興瞬間倍感受挫,甚至冒出一絲盡快遠離“生命禁區”的念頭。直到後來走出沙區,再次看見綠洲才解頤。
那天在時斷時續的網絡信號中,蹦出一條四名驢友擅闖無人區折戟沙海的新聞。唉!這種貿然探險儘管不足為法,可多少會讓其他沙漠旅人隱隱怵惕。還好我們的沙漠之旅,經報備、有保障。焉能相提並論?
車轉入五百多公里長的沙漠公路,它是“死亡之海”唯一的坦途與通衢,當年為開發油田而建。二十多年來,為擋住流沙對公路的侵蝕,聰明的建路者硬是在兩側種上攔沙植物梭梭,確保了這條人類奇跡橫亙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的公路,依然暢行無礙。
由於限速八十公里,車速跑不起來;又想急切擺脫“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沙漠,中途只得腳不沾地,兼程並進。司機老高,善解我一路上手機攝影“顆粒無收”,特意將車拐進附近外人不知的胡楊遺壤。叮囑不得多耽擱,只給幾分鐘的拍攝時間。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廣一千公里,袤四百公里,幾乎等同德國的面積。年降水少如淚滴,僅十數毫米,普通植物無法存活。旱象和鹽鹼相互作用,形成胡楊耐乾旱、耐鹽鹼、抗風沙、抗貧瘠的特性,只需地表下有沙泉,便可頑強生長。然而現實中沙漠生態死症多發,致無數胡楊綆短絕泉,場景觸目驚心。
眼前這片曾經為金枝玉葉、燦爛奪目的漠野美景,後被無情的大自然摧殘,淪為枯枿朽株的墳丘,紛紛像荒漠深處的孤魂野鬼,吊形吊影。除了向偶爾經此的路人泣訴外,還能指望發生枯枝再春的奇跡嗎?
此時太陽西落,臨近北京時間的晚上十點。漠野的烈光已成強弩之末,泛出或明或暗的質感,為快閃天賜理想的光影。事不宜遲,我深一腳淺一腳,拿着手機鴨步鵝行般朝沙坡上跑去。
在攝知攝,隨物應機。面對沙漠物件,事先必須要給手機做減法,調整曝光的平均值。因沙漠的強烈光照,經常使手機的人工智能無所適從,常出現曝光過度,畫面淺淡蒼白,色彩還原失真。衰減應有層次。我體會,具體對曝光至少降低一檔,才可較好刻劃“死亡之海”的肅氣,以提醒人類關注脆弱的地球生態。
這組曬在朋友圈的“九宮格”,得來全不費工夫。算是快閃覓得的一次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