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2023‘On The Road’”學生短片的精神紐帶
最愛午夜場 (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最愛午夜場 (下)

尼修斯


《OMG! 求戀期》越夜越開放


《麻麻煩煩麻鬼煩》設午夜場

    最愛午夜場 (下)

    尼修斯

    澳門晚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對比鄰近地區,有空間和時間上的優勢,應該更容易發展。例如放工時即興想看個演出,六點鐘約朋友先吃個飯,八點鐘看演出,九點半看完還可以食個宵夜或輕酌兩杯。聊演出、談八卦、舒緩身心,然後施施然回家也只是十一點多,十二點上床睡覺,八點起床又是一條好漢去上班。

    跟香港朋友談起,因為上班的地點、距離、回家的交通時長、翌日上班的時間、往返交通引起的疲倦等等因素,如在非周末日子要約朋友看演出,往往要提前一周預約安排,難以一時興起。如果是呼朋喚友多幾個人,更是難上加難。澳門在面積上是個小城鎮,在交通和時間上的控制更容易。現在澳門的演出大部分集中於星期六、日,這個習慣部分原因是過往絕大部分的製作人員並非全職,要平衡自己上班的時間。但現在不少劇團是全職狀態,應重新研究更多演出時間的可能性,午夜場可以是其中一個新的選擇。澳門有不少藝團努力地走向全職化,不希望只靠政府資助去生存。在百人以內的小劇場中製作作品,經費相對較少,若能一天演兩、三場,生存空間會變得更大。不過現今這些空間都不是政府的場地,而是在開放時間上更具彈性的民辦空間,為數極少。若要把這類小劇場的時間和空間特色發揮出來,政府在處理場地運用的條例上,需要重新修正。在韓國大學路戲劇區的百多個小劇場、或美國的外外百老匯都有這樣的例子,可供參考。

    前文提到近年的劇場午夜場,當中有幾個都是兄弟班藝術會的作品,題材和劇場氛圍都很適合午夜場:《麻麻煩煩麻鬼煩》說的是嫲孫感情,溫馨易生共鳴,當中有些關於鬼神的喜劇元素,在午夜時分看起來又驚又好笑;《OMG!求戀期》中,女性在身體和感情上的覺醒、用瘋狂搞笑來談嚴肅的性話題,及平日不敢宣之於口的事物,觸及生活禁忌卻又真摯動人,甚至跟觀眾互動,體驗一些絕少有機會接觸的器具。在午夜場中,更是越夜越開放,觀眾情緒比日間更放鬆、更投入。兄弟班的主創成員說由於各種場地的使用不同,不一定每次都有午夜場,但他們的確是在努力拓展更多的演出時段。而且做了幾次午夜場,觀眾數量比想像中更理想。

    你可能會覺得什麼時段看戲,有何大分別?兩個多月前,我想看侯孝賢的經典電影《悲情城市》復刻版。工作太忙,一直沒有時間看,終於只剩上午十一點場,本想請假去看,但一想起中午時分看時代和城市的悲情,行出戲院將是陽光燦爛及金光閃閃的博企,觀影情緒也會煙消雲散吧,最後還是打了退堂鼓。觀賞演出是一種整體氛圍,由內到外,如果細心經營,選對的戲、日子、時段、環境、一起看戲的同伴,那張戲票便是超值了。這也是我一直抗拒在家中大電視看電影的原因,我頑固地相信,從歷史痕跡來看,“看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儀式。在現代保有其儀式化,方能發掘出它超越消費主義的珍貴之處。最後,我還是苦心再等,希望能在台灣看到午夜場版的《悲情城市》吧。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