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抑鬱的“黑狗”
七月五日,華語樂壇天后李玟(CoCo)離世。其二姊李思林在社交媒體表示,CoCo已罹患抑鬱症多年,最終妹妹沒有“戰勝”病魔,在家中輕生。生命的殞落令人嘆惋,網絡由此引起了轟動,“抑鬱症”三字又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成為熱門的討論話題。
在繁忙的現代城市,抑鬱症已經稱得上是一種都市病。患有抑鬱的人們,除了是家族遺傳的因素外,亦有可能是生活經驗所致。在都市裡兢兢業業工作的人們,既會面對社會壓力,亦需要平衡個人生活、工作、家庭間的關係,倘若這份壓力超出了自己的可控範圍,便很有可能陷入抑鬱與焦慮的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佈有關抑鬱症的短片,片中,抑鬱症被比喻成Black Dog(黑狗)。當黑狗出現時,罹患抑鬱症的人們會感到空虛,對生活中的事物失去興趣,更會喪失自我價值感。黑狗與失眠如影隨形,抑鬱患者在它面前,無法決定自己的入睡時間、睡眠質量,更甚,他們的食慾也會改變。
影片指出,藥物雖然是治療方式之一,但並不是每人都受用,因此,想要“馴服”這隻黑狗,比起與之抗衡,更重要的是學會擁抱它。也就是說,雖然有時並不能馬上找到與黑狗的相處方法,但也要試着給予自己信心。不管此刻的狀態多麼糟糕,我們都可以有不斷嘗試的耐心,不恥於向外求助。
什麼是抑鬱症?
二○二二年,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一項報告:截至二○一九年,全球有近十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其中包括百分之十四的青少年。尤其在新冠疫情以後,全球患有抑鬱與焦慮的人數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而同樣的,中國精神衛生調查亦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二十八萬人自殺,其中百分之四十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常見的症狀有失眠、易怒、情緒低落、行動力下降、食慾不振,有時患者也會出現“軀體化”症狀,身體部位總是無故疼痛,有查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等,嚴重時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如果有四個以上的症狀,以及持續低落的時間超過兩周,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的成因也與個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家族遺傳有關,或是其他精神科的併發症,譬如強迫症、創傷後症候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在病理學上,抑鬱症是腦細胞及神經元的無法順利分工合作,或神經傳導物不足所導致。若直系家族中有成員為抑鬱患者,那麼他所患病的機率是常人的一點五到三倍左右。生活中的突發創傷性事件,亦有可能使其腦細胞功能失調,誘發病症。
通常人們不會立即就醫,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了。可以說,我們的社會在科普情緒病、精神病的方面仍是欠缺的。對於病症缺乏認知的人們,一提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都大驚失色,以為這是什麼可怕的“精神病”或是心理變態,甚至還會產生“抑鬱是脆弱的表現”的誤解。
普遍存在的都市病
網絡上,曾經有人這樣表示:“我們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匱乏,生活更困苦。為什麼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那麼差,那麼容易就得抑鬱症?堅強一點不就好了!”
其實,該差異與社會的發展有關。過去人們更關注自己的三餐能否溫飽,生理需求在首位,亦對心理、精神疾病沒有足夠的了解。“家醜不可外揚”,人們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合群,即社會普遍認同的規範。在華人文化裡,亦流傳着一種崇尚吃苦的態度,諺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更是深入人心,似乎唯有經歷痛苦才能使人成長與成功。但若想保持心靈的健康,我們必須看見自己的情緒為何產生,再接納自己的情感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若我們遇到被情緒“籠罩”着的情況,不妨試着覺察內心,試着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現在的感受是怎樣的?是什麼事件讓我產生了這個感覺?我心中的期望是什麼?這樣,相信我們會更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情緒並非是不可控的“怪獸”。
另外,隨着社會經濟與科技的躍進,我們的生活已然“異化”,人們從前的生活經驗,並不適用於當今的城市: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裡,學生要面對各樣考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上班族在狹仄的寫字樓工作,為謀得一份生存所需的薪金拼命,而且,多數職場亦存有年齡及性別歧視。
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世俗上的“成功”——不僅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平均的因素所致,還因為人各有志。當人們長期無法跟隨心聲過活,而去迎合一套普世規則時,自然不會快樂,抑鬱情緒便由之誕生。
如何擁抱“黑狗”?
雖然抗抑鬱的藥物,能夠改變大腦神經遞質的水平,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因而改善心情和情緒。但藥物存在其副作用,情緒生病了,我們需要對症下藥,如:請求專業人士的心理治療,改變過往的思考模式。不僅如此,親友們的陪伴還有助於患者與“黑狗”和諧共處,比方說,一句“別擔心,我會陪你一起度過”就表達了理解、包容與支持。
亦有研究表明,正念冥想有助改善抑鬱情緒。二○一二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講師班傑明 · 夏普羅(Benjamin Shapero)與生物影像中心神經科學家蓋爾 · 德斯博德斯(Gaëlle Desbordes)
指出,正念冥想能增加杏仁核與前額葉皮層間的連接,提高患者的情緒調節能力。與此同時,德國腦科學博士勞拉 · 普爾曼(Lara Puhlmann)亦進行過相關的實驗,結果表明,規律練習正念冥想,壓力情況下產生出的荷爾蒙會降低。
我們亦可搭配運動、食物療癒與芳香療癒。到戶外鍛煉的益處頗多,不僅因為運動可增加腦內啡,陽光亦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英文有句俗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大概說,吃下去的食物也代表了我們自己。其不然,飲食習慣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身心,亞麻籽、牛油果、堅果、深海魚等食物中就富含Omega3,優質油脂有助於神經的健康、穩定情緒。而富含抗氧化物(薑黃素、花青素、川陳皮素)的食物,則能幫助腦神經清除自由基,預防疾病。除此之外,我們亦可以嘗試使用植物精油。日本學者今西二郎,領導的微生物學和精神學研究小組,就有過“使用芳香按摩療法治療抑鬱患者”的實驗,四周過後,測試患者的抑鬱指數有明顯的下降——不少植物精油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其芳香氣味可調動大腦中掌管情感與記憶的系統,令人感到平靜,減輕心理壓力。
馴服“黑狗”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反之,這趟旅程能夠引領我們重新認識、接納自己的各個面向——人生如月相,生命旅途中,我們都會經歷“陰晴圓缺”。如果感到累了,那不如允許自己先喘一口氣,休息好了,便拿回勇氣再次出發。
司徒子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