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3版:藝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梁雅麗《Macau的女兒》展風采
施奕存Snakhoe首奪“至愛歌曲獎”
欽羨與欽佩
珠海粵韻會知音永樂響鑼
《別人眼中的我們》之代罪羔羊
《劇場 · 閱讀》改版後首刊
龍騰粵劇團永樂演出
澳門綜藝播動畫《熊熊樂園4》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別人眼中的我們》之代罪羔羊

文:一那


《別人眼中的我們》 劇照

    《別人眼中的我們》之代罪羔羊

    好不容易追完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這部影集改編自一九八九年紐約的真實事件“中央公園五人案”,當時有五位年輕的黑人男孩因為被人誣陷在中央公園強暴了一位慢跑女子而遭到逮捕。這一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刑案,事實上是因為導演Ava DuVernay想要替當事人翻案而拍攝的。

    Ava DuVernay是非洲裔美國女導演、製片人和編劇。二〇一二年以第二部長片《無人知曉》贏得聖丹斯影展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該榮譽的非裔女性。此次,她找來羅拔迪尼洛、歐普拉等大咖擔任監製,讓這部以紐約真實刑案為背景的迷你影集,通過媒體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應。

    說到此處,不免讓人第一時間想到一定會涉及到的社會輿論、種族歧視等社會議題。如果僅僅如此,那倒不至於讓筆者拖延至今才看完。這些不滿十八歲的“嫌犯”,在沒有家長、沒有監護人或律師的陪同下,被審訊超過四十個小時,被聲稱“你不認罪,就走不出去”或是假借另一個嫌犯之口說出是你幹的,最後每個人都被誤導。因為輿論壓力要在三天內破案,而使得這個“中央公園五人組”立馬成為加害人。漏洞百出的證詞,法庭也照樣判決,相信很多觀眾在觀影時有不少負面情緒。

    此劇極具張力,演員的演技也是相當出色,但是比起這些,這樁烏龍審判與冤獄,讓人懷疑這個世道存在的不公,對於這些年輕人而言,他們的人生從此遭受打擊。更讓人覺得悲涼的是除了紐約政府的不作為之外,他們的親人所給予的傷害也讓觀眾大跌眼鏡。

    而最終一位重刑犯承認整個案子都是他一個人做的時候,觀眾得到的其實並非洗刷罪名帶來的遲到正義,反而是整個美國司法體制的脆弱,更邪惡的是尋找代罪羔羊的卑劣。然而這樣的卑劣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到底該如何讓受害者放下,卻從未得到一個答案。甚至這樣的受害者根本不在少數。

    看影視作品,很多時候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去看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文化,即使並非全部,但總是有它的蛛絲馬跡。有興趣的讀者朋友,不凡在假期追追看。

    文:一那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