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買馬 建人才梯隊
疫情放開,各地掀起搶人大戰,提升生產力、服務力,為未來產業升級轉型鋪路。澳門更不例外,求才若渴,優化人才引進制度將於下月生效,以引進高端、優秀和高級專業三類人才。能否真正回應社會產業升級轉型的需要,關鍵在於政府如何把關、界定好人才與人資的關係。
澳門擁有低稅制、良好法治等核心優勢,有祖國支持,利用澳門作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節點的優勢,機遇處處,為“搶人才、留人才”提供良好條件。
如今新的引進人才制度即將出台,成為市場熱話,伴隨的傳言亦四起,有說門檻下降,也有說學歷要求不高。顯然新制度實施初期,有需要向不同領域加大宣傳,清晰制度要求。不然,容易令人把輸入外僱和人才引進政策混為一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尤其“一加四”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的難點,或激發社會矛盾,未能為引才創造社會氛圍。
多年來,澳門社會對引進人資、人才的取態莫衷一是,企業常嘆人資不足,打工仔卻憂前景受影響。如通關復常後,與旅遊相關行業生意明顯回暖,更須加聘人資,卻不斷反映請人難,申請外僱配額又因審批嚴謹,人資不到位。
那邊廂,普羅大眾對經濟復甦的“獲得感”有待提高,昨有團體公佈僱員就業調查報告,近九成受訪者去年凍薪甚至要減薪。至今希望加薪之聲不絕於耳。
截至今年四月,外僱總量為十五萬八千人,與疫前一九年的逾十九萬外僱大軍減少三萬人。因今波復甦以旅遊及相關行業帶動,對外僱需求與過去不盡相同,但市場不斷出現供需未能滿足的情況。如何找到人資市場的平衡點,考驗各方。
快將啟動的人才引進制度,能否為供需打開新局面?面對鄰埠積極的人才政策為經濟鋪路,本澳走在轉型路上,人才支撐不可或缺。
為此須全方位兼顧,做好事前事後的監管工作,確保人才兌現當初申請時的承諾,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揮帶教和建立本澳人才梯隊。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