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為重解人資短缺
各行各業缺人,港府上周二公佈輸入勞工安排,重點針對建造業及運輸業,上限分別是一萬二千和八千人;並為其他界別優化補充勞工計劃的涵蓋範圍,多達廿六個職位類別可輸入勞工。
輸勞塵埃落定,然相關行業人士擔心輸入勞工逐漸成為常態化,長遠影響本地人就業,認為當局應循其他方法,如改善勞工待遇方面解決問題,並要求當局為輸勞計劃定下時限。
計劃宣佈後,港府各部門官員近日紛紛解畫,希望消除人們的顧慮。特首李家超稱會優先保障港人就業,強調香港正進入全力“提速、提量、提效”發展新時代,勞工短缺不僅讓行業營運出現問題,更會影響香港整體的發展和競爭力;發展局長甯漢豪強調,輸勞是非永久措施,當局每年會審視人手供求數據;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措施具針對性,只是為了避免人力不足而窒礙經濟復甦和發展步伐。
疫情三年,香港出現結構性人手短缺,整體勞動力減少逾十萬,社會復常,各行各業人資極度短缺,旅遊、零售、建造、運輸、航空叫苦連天。事實明擺着,也影響相關服務,相信大多數港人都感受得到。
正如當局所說,輸勞並非永久措施,實屬權宜之計,希望各界能以大局為重,與政府相向而行,齊心協力應對人力短缺問題,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克服種種挑戰,全速推進經濟發展。
易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