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跟車太貼”
執筆之時,心情沉重。六月二日傍晚,香港一商場發生駭人聽聞的斬人事件,兩名廿多歲女子遇襲當場不治。事後網上流出整個事發經過的閉路電視片段,疑兇之兇殘教人毛骨悚然;更令人心寒的是,隨即有媒體報稱事件是有預謀的情殺案;警方在數小時後的記招指出,沒有證據顯示受害者與疑兇認識。於受害者家屬而言,媒體公信力這把利刃,無疑是重重補了一刀。
事發後不久,我一連看了香港多家媒體的報道,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片段與截圖,內容亦只是陳述目前為止掌握的資訊。唯獨是在一間我過往因其報道偏頗而不再追蹤的媒體上讀到“獨家猛料”——“嫌犯疑似因感情糾紛而行兇,與其中一名死者為夫妻,但懷疑對方出軌,因而揮刀斬情敵。”
我與另一半一直討論着這起新聞,也與他分享了這個獨家新聞。我向他補充這家媒體的一點背景資料,並重申其他媒體都沒有這段“出軌”消息,事發最初往往各種說法滿天飛,切忌“跟車太貼”。警方深夜召開了記招,看似有深仇大恨的行兇,卻原來是隨機殺人。
媒體應該做的,只是直觀陳述事件經過,而非為了追求視聽率、點擊率而故意誇大聳動,引用未經證實的消息來源。
部分新聞從業人員質素良莠不齊,他們的職業道德及新聞倫理也有待提升。記者有多重要?前新華社社長郭超人曾如此形容——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身處新聞與訊息爆炸的時代,不同媒體的手機應用程式通知已足夠讓人焦慮。媒體更應該為大眾把好關,負起社會責任,把流失的公信力一點點找回來。
離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