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言)從嶺南出發
單單皆辛苦
(西窗小語)韓國社會保守 非婚生育可恥
(陰天快樂)切忌“跟車太貼”
(樹洞的聲音)如果道歉有用的話
(男人看花)金銀花
(閒作筆潭)分飲涼茶的小狗
(幸福魔法)別人的孩子總是不會令我失望
(尋樂人生)親愛的捐書人 我們不敢負託
(筆雯集)許由洗耳於潁水之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7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感言)從嶺南出發

吳志良

從嶺南出發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嶺南文化起源於南方,是珠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從一開始就具有與北方文化不同的特徵。特別是在發端初期已經和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產生初步互動,開始培養善於吸收外來文化,藉以豐富自身地域文化內涵的性格。

    到了商代至戰國晚期,這種性格促成了具備多元特色的嶺南文化格局,無論在物質文化、器物文化、工藝技術和觀念文化方面,已經初步吸收了中原文化甚至海外文化的一些先進因素。

    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全面交流,當數秦始皇進軍嶺南之後。越族居民與中原漢族的共融交流,使嶺南文化加速納入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軌道之中,也使當時嶺南地區的社會文化深受封建社會的影響。中原地區先進的工藝技術,直接促進嶺南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同時,合浦、徐聞在漢代開港,使嶺南地區成為中國最早從事海外貿易的地域之一,進一步形成以商業為中心的物質文化結構和重商精神,成為當時中華文化的一朵艷麗奇葩,至今亦然。

    十六世紀中葉,位處香山的澳門成為葡萄牙的一個商站。通過澳門這座跳板,使香山成為傳承、發展嶺南文化的橋頭堡。作為中國與西方經貿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作為西學東漸、中學西傳的重要橋樑,中西文化通過澳門,彼此碰撞、對話和共融,其影響進一步輻射至香山當時已經初步形成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協調發展的格局,促使多元、兼容的文化性格走向成熟。

    特別是清中葉以後,澳門和香港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滲入和衝擊,通過與內地的商品貿易往來,使嶺南文化得以吸收西方文化的大量精華,壯大自身的多元文化格局,嶺南文化發展迎來了歷史上最全面、最深刻的大繁榮期。不但使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個性飛躍至質的進步,更為近代國人探索變革圖存、引領全國踏上現代化的征途、使當今的嶺南文化進入大全盛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之一)

    吳志良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