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騙局無力付款需“協查辦案”
兩高校生“戴罪立功”助騙他人
【本報消息】近期,司警發現有兩名來澳讀大學的內地男生接獲詐騙電話後,因沒有能力支付騙款,被騙徒利用以“協查辦案”、“戴罪立功”名義詐騙其他人,至少兩名本地事主“上當”,合共損失逾一百五十萬澳門元。
籲防範新騙案手法
司警昨日下午三時舉行記者會,發佈電話詐騙新手法的警情通告,呼籲居民尤其社會經驗尚淺的學生防範。司警發言人陳煥文及反詐騙協調中心負責人張遠鴻講解電話詐騙的新手法,同時在局方持續進行防騙宣傳下,由今年一月一日至上月三十日為止,共有一千○四十一名居民接獲詐騙電話後,因警覺識破而避免受騙。
今年初開始,本澳電話詐騙案呈高發,大部分騙案以假冒“公檢法”人員套路為主,為防止居民受騙而蒙受損失,司警一直致力以“線上線下”和“接觸非接觸”並舉,不斷進行防騙宣傳工作,務求令社會大眾對新型詐騙有充分了解,時刻警惕。
經過司警一系列防騙宣傳工作,近日廣大居民防騙意識有所提高,很多居民在接獲懷疑詐騙電話後,亦紛紛按照司警宣教三原則“拒絕、收線、致電”,並以機智和果斷識破騙徒的意圖,從而避免墮入騙局,更有不少居民主動致電司警提供犯罪消息,以協助相關刑事調查工作。
宣傳有效受騙者減
根據司警今年一月一日至五月三十日資料顯示,共有一千○四十一名居民接獲詐騙電話後,因識破而避免受騙。但電話詐騙犯罪團伙為增加居民墮入騙局的成功率,又出新招。近月,有騙徒利用不同途徑獲取居民資料後,向接聽電話的事主直接說出其身份資料,令事主相信對方非“白撞”,甚至深信對方是“公安、警方、政府人員”的身份,當事主墮入騙局後,對方便指事主涉及嚴重案件,並透過展示經不法途徑取得的事主身份資料,增加騙局可信度,從而詐騙事主金錢,甚至要求一些沒有能力支付騙款的事主“協查辦案”,以“戴罪立功”方式完成任務。
兩人上當失百五萬
近期,司警發現有兩名內地大學生被騙徒利用協助印製一些假冒內地司法機關文件,且由兩人負責派送相關假文件到兩名本地分別為三十和四十歲事主位於中區家中的信箱,因而成功詐騙兩事主六十餘萬和九十餘萬澳門元。
司警局呼籲居民尤其社會經驗尚淺的學生,時刻保持防騙意識,即使來電者能說出自己的身份資料,也不要輕信對方所稱的身份,應小心求證;時刻保持冷靜,切勿受對方威嚇,協助參與所謂“特別任務”淪為騙徒犯罪工具,以致負上刑責;如有懷疑,必須向親友、學校或警方求助,切勿輕信陌生人建議;如接到任何來歷不明來電索取銀行賬戶資料、要求轉賬匯款、下載不明APP或進行同屏,緊記果斷“拒絕”、立即“掛線” 、並“致電” 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八八○○ · 七七七七,或報案熱線九九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