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速佈局在華研發中心
【據新華社合肥三十一日電】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隨着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將研發中心落戶中國,成為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共建開放創新生態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三十日正式簽署協議,宣佈其全資控股的新公司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合肥,總投資約十億歐元。這一新公司將成為大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創新與採購中心。
“我們的新公司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同類職能中心。該公司將涵蓋整車開發、零部件開發及採購職能,並整合本土供應商的先進技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簽約儀式上表示。
今年三月,賽萊默中國研發中心、施耐德電氣中國自動化研發中心相繼啟用。五月,沃爾沃汽車上海設計中心正式揭幕、丹佛斯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在天津建成投用。
“一大批外資研發中心快速成長,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呈現了加速聚集的態勢,在構建我國開放創新生態、促進我國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吳家喜在今年一月舉行的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若干措施政策吹風會上說。
吳家喜說,二○一二年至二○二一年,中國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從一千七百六十三點六億元增加到三千三百七十七點四億元,增長了百分之九十一點五;有效發明專利數從六點八萬件增加到二十四點一萬件。
華引資“磁吸力”強
分析人士指出,外資研發中心在華集聚的背後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以及豐富的人才儲備。
一系列鼓勵外資設立研發中心的新政策更為外資加大在華研發提供信心和保障。今年一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科技部《關於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開展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度、鼓勵引進海外人才、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四方面十六條政策舉措。
中國各地也積極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建設。安徽二○二二年印發《安徽省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行動方案》,對世界五百強、全球行業龍頭等企業在皖新設外資研發中心給予獎勵。二○二二年六月,北京啟動首批“外資研發激勵計劃”,先後支持諾和諾德、空客等六家外企擴大研發投入。上海在二○二○年就發佈《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
超大市場規模疊加制度型開放等紅利,使得中國引資“磁吸力”不減,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專家指出,從把中國當成製造工廠,到越來越多地把研發中心放在中國,並把在中國形成的創新方案輸出到全球,正成為大量在華外資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