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難走的路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身邊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走在一條錯誤的路上,卻怎樣都不肯走出來。比如身在一段糟糕的關係中,卻不肯放手,或者明明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卻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留在原地,無論多差都好,都是自己能預見的境況,反正都已到坑裡,再低多幾尺都不算低,心裡自然有個預期。相反,要離開原有的環境,等於打破自己再重塑,一方面是難以想像的對未知的恐懼,另一方面是重構的痛苦,箇中的艱難,可想而知。故步自封,也是逃避痛苦的一種方式。
我特別喜歡《納瓦爾寶典》中的一段話,如果你要作一個艱難的決定,兩個選項都利弊相當,你糾結良久都作不出選擇,那就應該選短期內讓你更痛苦的一條路。
因為你在糾結,就是明知道其中一條路會引起短期痛苦,而另一條路會引起長期痛苦,而此時,你的大腦想盡辦法讓你逃避那短期的痛苦。在這時候,就需要“長痛不如短痛”,逼自己一把。
直面痛苦很不容易,但如果因為痛苦不敢前行,總蜷縮在原點,也終不免被累積的痛苦所擊潰。不擁抱痛苦,就不能終結痛苦。想要逃避痛苦,只是延長自己受苦的時間。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解題的過程,當運用勇氣解決不同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和心靈會不斷成長,心智會越發成熟。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才能夠感受生活帶來的新鮮事物,否則,一分一秒都只是過去經驗的一再重複。
選擇難行的路需要很多勇氣,但正是困難和逆境才得以讓人成長。“失敗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所以我們都應該勇於承擔更多責任。”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