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與價值
在二○一○年時,美國工程師漢耶茲因為協助維護比特幣網絡,因此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而他突發奇想,希望能用比特幣換取真實世界的商品。“如果可以的話!那一定很酷!”於是他就在論壇上發文,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用披薩來交換一萬比特幣。最後在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十九歲的史德文特決定以兩片披薩來交換這一萬比特幣,不少加密貨幣的愛好者就把這天訂定為“比特幣披薩日”,認為這天是虛擬貨幣用於購買實際商品的紀念日。
在二○一○年時,比特幣每一枚的價格僅○點○○四一美元,但是放在現在,相信大家都知道比特幣的價格早就水漲船高。就有不少人調侃漢耶茲,認為他要是當時留下這些比特幣的話,早就身價不凡了。
【摘自:〈十一年前用一萬比特幣買兩片披薩,工程師坦言:不後悔〉,廖梓翔,CTWANT,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對加密貨幣稍有認識的人,相信都知道“比特幣披薩日”的故事:當時,工程師用一萬枚比特幣成功交易兩份薄餅。不少人得知此事後,紛紛取笑這位工程師,認為他是傻瓜——因為假如他把當天的一萬枚比特幣留下,今天已是億萬富翁,甚至在當時,也有人認為他若先將比特幣兌換成美元,所得的金額也絕對不只買入兩份薄餅。
的確,假若我們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一買一賣的“交易”,那這工程師絕對是虧了大本的大傻瓜;然而,如果我們轉換思維,以科學探究的角度來釐定這次“交易”,這位工程師不但不傻,他此次嘗試更是在歷史上寫下重要一筆,意義非凡。
我們都習慣以價格來判別身邊事物,從而得出“值得”與否的評價,但這機制有時會失靈,因為“價格”以外,還有一個標準叫“價值”。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