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2版:汽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伊雲斯卡斯德各勝一仗
神機妙算國產電動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神機妙算國產電動車

戴年駿

    神機妙算國產電動車

    應該是十多年的事,跟一位認識已久的本地汽車代理高層閒談,知道對方準備引入較冷門的歐洲品牌新車,希望帶來衝擊。當時筆者沒有太大驚喜,反而不斷建議對方改變策略,嘗試引入韓國的品牌汽車。記得那時筆者曾預言,未來的十年,韓國汽車的攻勢、設計和性能絕對不容小覷。結果十多年來,韓國汽車果然不斷進步,今天連電動車也出現供不應求。證明筆者的預言的確超額實現,今天的韓國汽車在國際市場已佔一席位。

    筆者當年第二個預測電動車在中國的汽車工業將會變得很精彩。事實上,一直觀乎中國的科技發展,電動車在科研帶領下會有不同的突破。果然,過去十多年,中國有更多新品牌的電動車出現,無論外形設計、動力性能,都能讓用家滿意及喝采。

    筆者四年前也有一個新的預測,當時跟身邊的代理好友、傳媒同業茶聚,當時相信在往後日子香港市場會出現更多中國品牌的電動車,亦提醒代理好友盡快部署引入。今天大家都意識到中國電動車的來勢,的確去到不能抵抗的地步,多個品牌陸續到港。筆者更大膽預測,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將會取代以往在港擁有平穩銷量的中小型家庭式房車以及SUV,除了已有的比亞迪、MG、ORA、Maxus外,還有更多的中國品牌已經準備就緒,隨時進軍香港市場。

    事實上,筆者每次預測都是有根有據。韓國汽車的冒升絕對有跡可尋,眼見當年韓國品牌義無反顧在歐洲設立設計室,便知道這些品牌將會努力地要在國際舞台佔一席。至於中國電動車,很早已肯定在各方面支持下,加上國家設計人才輩出,很快就會衝出國際。果然,今天的比亞迪、MG早已行銷國外,並取得不俗的評價。筆者也親身測試過這兩個品牌的電動車,表現絕對是水準之上。

    說穿了,筆者並非甚麼預言家,只是在車評行業待了超過三十年,了解市場的真正需要。只要車廠朝着市場需要的方向發展,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戴年駿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