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橫琴擬開發文史旅遊資源
學者:五方面加強琴史研究
貴陽商會助黔貨進琴澳
春季塔石藝墟今最後
粤港澳名家書畫展市署畫廊揭幕
文化局:望廈山房擬增商業元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五方面加強琴史研究



專家學者在學術座談會上積極進言


赤沙灣沙丘遺址有六千至七千年歷史

    學者:五方面加強琴史研究

    【本報消息】參加田野考察活動的一眾專家學者在學術座談會上暢所欲言,皆認為經過深入的文獻研究和細緻的田野考察,可重新認識和評價橫琴厚重的歷史和珍貴的文化遺產。

    與會者指出,此次橫琴田野考察加深研究者對橫琴發展歷程和獨特生態環境的認知,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視角,對未來研究和調查指明路徑,為下一步開展研究工作、編制政策建議奠定扎實基礎。

    收集官民外文史料

    普遍認為,未來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橫琴歷史文化研究。一是廣泛收集整理官方檔案文獻、民間文書契約、碑銘匾額石刻等傳世文獻,以實徵史料彰顯橫琴歷史的厚重:二是開展“橫琴古村落口述歷史”研究,訪談十一條古村的老村民,用影像、圖片、文字等形式保存原始記錄;三是開展“橫琴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挖掘和梳理橫琴獨特的民俗活動、信仰儀式和生活場景。

    將大灣區聯動研究

    四是調查、翻譯外文資料,尤其是全球地圖中的澳門與橫琴,葡萄牙文、西班牙文、英文航海日誌、航海圖等;五是將西江口流域作為一個整體,將澳門、香港、珠海、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聯動起來進行研究。

    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發言時特別提到,合作區的設立,使歷史同源、文化同根的澳琴兩地,迎來比翼雙飛的發展新機遇,同時表明中央和地方服務澳門、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的決心,為澳門繼續成功實施“一國兩制”事業奠下新的基石。有必要組織專門的學術力量,在歷史、文化、社會等領域,全面、系統、分步驟地對橫琴和澳琴關係作全方位研究,對橫琴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學術支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