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經科局推科企認證計劃助發展
學者:科企認證起步 完整行業生態體系
科企:認證助提高產品公信力
金管局:制定銀行業氣候風管指引
再貼現+綠票貼現數幣業務落地
人工智能技術 催生新就業機會
(一家之言)認證計劃助推科創提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人工智能技術 催生新就業機會

    人工智能技術  催生新就業機會

    【中新社北京十三日電】自發佈ChatGPT以來,“我的工作會不會被AI(人工智能)取代”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議話題之一。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關注AI話題,多位專家學者認為,AI替代的不是簡單的某個行業,而是不會使用AI的從業者;AI還會催生新就業機會。

    “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替代、互補和創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周廣肅分析說,替代作用最先出現,影響範圍大,社會關注度高。

    “相比於具體數字多少,更值得關注的是AI替代人力的大趨勢。”周廣肅提到,從前討論AI替代作用,更多是替代一些重複性、有規律、低人力資本的勞動。ChatGPT誕生後,人們發現AI還能替代非重複性、具一定程度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高人力資本從業者似乎也難逃被替代的命運,因而引發較為廣泛的擔憂。

    傳統行業展新面貌

    同時,新技術帶來的一系列創造性作用也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人工智能產業自身的崗位,另一類是產業智能化。新技術不一定給每個行業都帶來顛覆性變化,但一定會有所改造,令傳統行業以一種新面目出現在經濟體中。“AI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會帶來更廣闊的就業空間。”周廣肅說。

    不過,周廣肅指出,實際工作中AI的應用速率,還取決於人工智能技術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之間的對比關係。“換句話說,‘AI廣泛替代’不會那麼快發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