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1版:澳聞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山頂擬設柏金遜症外科治療
衛局互聯網宣教籲關注
世界柏金遜病日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衛局互聯網宣教籲關注



衛生局舉辦認知柏金遜症講座


⬅醫護人員教導患者開展步態、平衡訓練,以加強肌力和平衡等康復護理。


➡醫護人員向患者、家人、照顧者宣傳疾病知識、藥物注意事項等。

    成因不明    有跡可尋

    衛局互聯網宣教籲關注

    【本報消息】柏金遜症主要影響中老年人。仁伯爵綜合醫院神經內外科病房高級護士黎詩茵介紹,“患者初期或會感到輕度震顫或難以從椅子上站起來”,朋友或家人能最先注意到早期帕金遜病患者的變化。因此,認為透過衛教宣傳,可提高公眾對此關注,促使家人或照顧者及早辨識,讓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大眾對於柏金遜症的認識教育相當重要。黎詩茵稱,柏金遜症重點關注對象為中老年人,衛生局會於門診或病區內安排講座推廣,計劃利用互聯網平台為患者、居民、照顧者提供資訊和支援平台,讓更多人認識柏金遜症。衛教宣傳中,會向患者、家人、照顧者提供疾病知識、藥物注意事項、透過步態、平衡訓練加強肌力(如抬腳、下肢肌力)和平衡等康復護理,同時會教育居家安全注意事項、預防跌倒的照顧技巧,亦透過認知活動促進腦力訓練,延緩腦神經組織衰退。對於患者家人和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援、照顧者壓力管理等。

    助家屬提升照護技巧

    被問及工作上遇到的挑戰,黎詩茵表示,臨床上曾遇過有患者,因家人不太了解柏金遜症的情況症狀,需要透過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跨專業團隊合作,與部門康復科專科護士一同合作,向家屬提供相關疾病知識,提升照護技巧。

    另外,黎詩茵指出,絕大多數柏金遜症是原發性的,成因不明;但有可由腦血管疾病等原因所致的繼發性柏金遜症。針對腦血管疾病防治,臨床上先評估,因應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加強慢病管理知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