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文旅部:嚴打不合理低價遊
外交部:“一中”是國際普遍共識
內地倡按目標人群分類打疫苗
華:印度高官赴藏南侵犯主權
油菜花海
中法簽近四十協定合同
馬克龍促歐不要再做美“跟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內地倡按目標人群分類打疫苗

    內地倡按目標人群分類打疫苗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中新網十日消息: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十日面向社會公佈《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方案指出,現階段疫苗接種的重點是針對不同目標人群補齊免疫水平差距,進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方案對疫苗接種的目標人群、時間間隔和疫苗選擇進行了明確,要求各地繼續把接種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範》要求,規範組織接種實施。

    疫情局部零星散發

    同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公佈了關於上述方案的解讀問答。

    談及仍需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必要性,這份解讀問答指出,當前,全國整體疫情處於局部零星散發狀態,但新冠病毒並未消失,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仍持續存在。不同人群免疫水平還存在差距。

    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且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未來仍存在感染並發展成重症的風險;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由於疫苗或病毒誘導的抗原刺激不足,免疫保護效果也明顯弱於完成基礎免疫後再感染獲得的混合免疫。

    加之保護性抗體會隨時間延長發生衰減,現階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種疫苗,進一步強化自身免疫能力,補齊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來可能出現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這份解讀問答還指出,前期,結合疫苗研發進展和特定人群患病風險,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了差異化的疫苗免疫程序。

    具體包括,三至十七歲人群需完成兩針滅活疫苗或三針智飛重組蛋白疫苗的基礎免疫接種;十八歲以上人群要在基礎免疫的基礎上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其中感染高風險人群、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還需完成第二劑次加強免疫。

    染疫三個月後接種

    隨着疫情形勢的變化,現階段是否需要接種疫苗要根據感染情況、既往接種史以及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確定。如果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但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則需要繼續完成後續劑次的疫苗接種。如果在此前疫情中已感染,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礎免疫,則需要在感染三個月後再接種一劑次疫苗。

    研究結果顯示,基礎免疫後再經歷自然感染的人群和已完成既定免疫程式的人群,通過多次抗原刺激,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保護。對於此類人群,短時間內再次接種疫苗的效果有限,暫不需要繼續接種疫苗。後續將根據病毒變異情況、疫苗研發進展等確定相關人群是否需要繼續接種疫苗。

    關於符合條件人群為何要在感染三個月後接種疫苗,解讀問答也介紹說,疫苗接種及感染獲得的保護性抗體會隨時間延長發生衰減。對於感染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英國、德國等主要機構和國家均推薦在感染後三至六個月進行疫苗接種。從全球範圍看,感染三個月後進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已是共識,有利於在後續可能發生的疫情中為重症、死亡高風險人群提供更好的保護。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