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社團生產力
澳門戲劇社冀可持續發展
日前澳門戲劇社舉辦周年社慶,不知不覺該社已來到了四十四周年,劇社依然風雨不改地堅持舉辦周年晚會,意在凝聚社員慶祝聯誼。劇社的新舊老中青社員及嘉賓相見甚歡,觥籌交錯,出席者無不享受到一個歡聲愉快的聚會。
社長劉國友表示社慶聯誼和新春慈善探訪活動已經舉行,全賴社員熱心參與和支持,使得項目順利舉行。此外,每年一度的年度公演戲劇亦在計劃之中,但是面對劇社的改變,劉國友希望該社能吸納更多社員,可是他們作為非牟利團體,並沒有全職工作人員,對於劇社發展實有困難,假如要因此開辦更多演出項目,就會牽涉到資源問題,在現階段劇社的條件未必可行。
該社理事長秦顯偉(Machi)認為過去劇場生態已大不同,現在很多人都忙於上班或照顧家庭,和過往較易抽到時間演出是不一樣了,民生劇社要跟隨主流走,確實要花心思。他說:“等於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可以為理想甚至無償付出,但他成長了,現實是他必須顧及家庭和生計,始終和以前那套不同,整件事已經改變,要面對現實了。”Machi坦言過往劇社頗為依賴政府資助,但大環境的趨勢亦已改變,他們不能和經濟背道而馳,怎樣闖出另一條路是劇社的重要任務。
劇社的一大特色是老中青社員共聚,但亦是他們面臨的問題之一,Machi表示:“老前輩漸漸退下來,但年輕一代因沒有特別培訓和更多地參與劇社活動,要接手不是易事,如今本社青黃不接,如何順利地過渡是首要任務。”
文:姬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