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燒紙與焚香
(櫻花樹下)“復活”後的假期
(二弦)救人如救火
(導演媽媽試寫室)小女孩大日子
(橘園種玉)桑葉竟成盤中菜
(板樟堂忘情書)長假出門念掛澳門
(賭場內外)確定性
(此情可待)旅客之城
(筆雯集)清明祭祖話軒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清明祭祖話軒轅

冬春軒

清明祭祖話軒轅

    清明祭祖,愼終追遠,這是我民族的美德。飲水思源,源就是祖先。這源在哪裏?源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有謂“五百年前我們是一家”,那麼五百年之前的五百年又是一家,如此類推,都是同一個祖先,他就是軒轅。有沒有證據?切勿“有鬚便認作老竇”。不過歷代相傳都是如此說法,所謂“三人成虎”,那就只有隨俗。

    黃帝的身世如何?典籍謂:“軒轅,傳說中的古代帝王黃帝的名字。”又傳說黃帝姓公孫,居於軒轅之丘,故名曰軒轅。曾戰勝炎帝於阪泉,戰勝蚩尤於涿鹿,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看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言之不謬,假如當時公孫(黃帝)敗在炎帝手下,或被蚩尤俘了,相信今天的清明,炎黃子孫要“愼”的不是軒轅,要“追”的絕非黃帝。

    明王世貞《登岱》詩:“軒轅皇帝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匹練天縈吳觀出,金泥日射漢封回。西盤瓠子河如帶,東掛扶桑海一杯。誰為登壇論王氣,只應塵世有仙才。”則軒轅者借指中華民族而已。

    魯迅《自題小像》親筆寫上跋語:“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二月十六日也。”我把魯迅這首詩作為今天的話題,正好也是“二月十六日”,不過年是癸卯,月是閏二月,辛未是一九三一年,已是九十二年前的事了。句中也提及“軒轅”。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靈臺,見於《莊子 · 庚桑楚》,心臟也;神矢,典出英國詩人拜倫的《羅羅》,是無從防禦的敵人暗箭;荃,指國君,見《離騷》:“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全詩大意:我的胸中充滿了復仇的怒火,焉能逃脫那來勢洶洶的飛箭?正因我的祖國陷於深重災難中,長夜漫漫,而廣大同胞仍在昏睡中,一時還不察覺我借助北國寒星所表達我的忠誠與熱情。我只有將滿腔熱血獻在我祖國之前。“我以我血薦軒轅”,可見“軒轅”,我的祖國之謂也。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