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燒紙與焚香
(櫻花樹下)“復活”後的假期
(二弦)救人如救火
(導演媽媽試寫室)小女孩大日子
(橘園種玉)桑葉竟成盤中菜
(板樟堂忘情書)長假出門念掛澳門
(賭場內外)確定性
(此情可待)旅客之城
(筆雯集)清明祭祖話軒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橘園種玉)桑葉竟成盤中菜

花 語

桑葉竟成盤中菜

    過了雨水就種桑了,清明拜過山就要開繭房養蠶。這時候,桑樹的嫩枝已長至人的胸口高,嫩得一碰就斷,這時節若走進桑林裡,空氣中有股莫名的清香,是屬於桑葉特有的,有嫩葉的微甜,也有木質的清新。

    桑枝與葉子會隨着蠶的生長期而變老,兩者彷彿與生俱來、相伴而生,若沒有養蠶業,桑葉便一無是處了。當然,桑樹結出來的桑葚有食用和藥用價值,但這樣種植的桑樹與為養蠶而種的桑葉卻是兩碼事。近年更有人開發食用桑葉,我不知道味道如何,但以小時候的經驗想像,味道並不佳,不然的話,早就火遍飲食界及網絡了。

    養蠶一定要有桑葉,而且剛成型的小蠶只能食用清晨太陽未出前採摘的嫩葉,要逐片逐片摘下來,用特製的薄刀切成頭髮一般的細絲;待至蠶兒長出口牙,才能食用整塊以至整枝摘下來的桑葉。晨曦時採桑,一是新葉剛長出,飽含水分;若經太陽一曬,薄薄的嫩葉水分盡去,蠶兒啃不下。二是太陽出來後,毛毛蟲便躲到桑葉下,採桑人難以看見;若不慎把毛毛蟲帶回蠶房,那些剛出生的小蠶便會遭殃,毛蟲一口一條一個不剩。

    桑葉始終是為蠶兒而生的,珠江三角洲氣候溫和,溫度變化平穩可控;也有極宜桑樹生長的沙土地質,水源充足;蠶兒所吐的絲,質地均勻平順,自明清以來,便是享譽國際的優質絲絹。可惜的是,萬頃良田已成高樓廣廈,阡陌桑田已成滄桑記憶。我當然明白種桑養蠶是一項年復年的苦勞,但默守廠房裡當流水線上的“兵馬俑”,又何曾有樂趣可言?我從心底裡抗拒把桑葉當蔬菜煮食,那樣的話,對不起那些到死絲方盡的蠶兒,也一遍遍勾起我對故鄉青蔥田野的憶記和惋歎。

    花    語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