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化了的小區
尼修斯
新馬路的“任我行”熱鬧了一陣子,坊間或褒或貶,引起不少熱烈討論。聽聞有關單位正在研究能否把它當成恆常活動,令我想起廣州的上下九步行街,它是廣州市的繁榮商業中心,全長約一千三百米,店舖林立,嶺南美食、民俗風情、建築特色,均可在此細味,據說每日人流量平均達六萬人次。遊上下九的另一玩味之處,是離開遊人如鯽的主大街,閃進四通八達的橫街窄巷尋寶,處處文化歷史,文瀾書院、湛露直街、陶陶居、十甫書店、平安戲院……當然也必然見到城市商業發展和傳統文化之間的撕扯角力,拐個彎是一聲嘆息,轉個頭又是一聲驚讚。新馬路是否也有幾分相似?
步行街除了提供給遊客和市民全新的城市體驗之外,我猜更長遠的想法是把中區已迫爆的旅遊景點延展開去,沿內港至媽閣廟,增加推廣旅遊的籌碼,搞活舊區經濟。這條文化旅遊路線,多年前已有人提出,近年亦有一些零星活動進行,例如前年開展的“內港文化深度遊 · 戲”系列有四維空間《跟着博爾傑漫步內港》、英姿舞園《歸 · 航》、極舞館《賣豬仔》、陳詩琪《天涯海女》等十多個項目,都是深入舊區,配合環境及民生而製作的環境劇場,為自由行或文青型旅客提供了另類的文化體驗。
我少年時代的內港碼頭區域十分興旺,整條新馬路生氣活現,不似現在過了營地大街,越行越冷清。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澳門漁業興旺,海上千帆並舉,岸上食店、魚欄、手信店林立,內地客出入也是經內港碼頭,加上海上皇宮娛樂場及金碧娛樂場,一片繁華煙火。九十年代末,漁業式微、賭場搬離等原因,內港慢慢變得蕭條。如果“任我行”是嘗試做一條血管把活力注入舊區,更加值得留意的是怎樣把活血分流到各條各有特色的微絲血管中,激發出舊傳統新文化。其中一條微絲血管是司打口,近年多了不少文青小店,而塗鴉藝術更異軍突起,在沒有被政府刻意扶持下,成為連海內外朋友都知道的一個特色景點。區內的塗鴉藝術與民居及店舖契合,毫不違和。雖然它並未被政府正式納入在旅遊宣傳項目中,但潛力不可低估。它源於二〇一七年, 在本地藝術家Local Ginger的牽頭下,與位於司打口的澳門藝舍酒店聯手舉辦了第一屆“響朵街頭藝術節”,請來了一批以塗鴉藝術為主的國際街頭藝術家,將音樂DJ、說唱歌手、藝術作品和畫廊等創意活動於街頭展示,現今在司打口區內的不少作品,皆是出自名家之手。在二〇一九年藝術節更被邀加入“藝文薈澳”的節目系列中。該區的畫作林立,當眼地區的作品固然搶眼,轉入小巷內的作品也鬼馬有趣,令人流連忘返。這氛圍不禁令人想起首爾的著名景點梨花洞壁畫村。二〇〇六年,韓國政府推出針對落後地區的文化改造計劃,梨花洞壁畫村應運而生,成功帶起觀光產業,不少地標成為熱門打卡點,例如“天使翅膀”、“花階梯”、“錦鯉階梯”等,同時也吸引許多韓劇取景,吸引了大量的人潮,但噪音、垃圾、隱私等問題也隨即出現,惹起居民激烈的抗爭,成為了一個文化旅遊和民生矛盾的研究案例。
下文再續,也談談塗鴉這種本性反叛,有着抗爭味道的街頭藝術被旅遊化、商品化後的矛盾。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