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依賴互聯網 籲關注心理健康
學者:後疫情時代青少易抑鬱
【本報消息】由教青局指導、永利關愛贊助,劍橋大學劍橋科技文化融合中心主辦,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合辦的“後疫情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座談會昨舉行。有學者分享稱,研究發現與疫情前對比,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甚至自殺的想法,加上網課引致互聯網依賴,以及防控措施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等,值得社會提高關注和重視。
活動獲醫務界聯合總會等專業社團支持。昨日上午十時,假永利皇宮宴會廳舉行座談會開幕式,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教青局高教合作交流處長馮家健、精神衛生委員會主席郭偉德,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劍橋科文中心創始主任、劍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克萊頓(Niocla Clayton),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王闖、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及醫藥管理學系主任項玉濤、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社區及政府關係助理副總裁李勁源、醫務界聯合總會理事長關秉權、醫務檢驗學會會長郭昌能、澳門科學館副館長張雄發,澳門利民會主席、澳門公立醫醫療體系心理學家公會理事長蔡嘉敏,山頂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周植強、澳門臨床心理學家學會理事會主席梁仲慈、澳門心理學會理事長李昇恆、劍橋科文中心執行主任周銳剛等出席。
科學方法策略應對
周昶行致詞稱,政府高度關注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發展,二一年多個政府部門與團體、明愛生命熱線等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致力於培養青少年全人發展,相信透過是次專家和學者之間開放對話,亦可互相分享解決方法。
在主講嘉賓分享環節中,各學者分別就青少年心理發展與認知、疫情前後及將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青少年精神健康與新冠疫情大流行﹕挑戰與發展等作主題分享,展示心理學、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最新發現與突破,以及如何通過科學方法和策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