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大灣區金融合作
【中新社北京九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四年來,三地金融合作進入正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及民主黨派就大灣區未來金融合作,提出方向性建議。
擴大離岸人幣債券
“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在金融業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恰好是大灣區發展的重要‘黏合劑’。”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近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在王冬勝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拓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將更好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優勢,不僅擴大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輻射範圍,更將加強區域內金融融合。
具體而言,大灣區可在豐富離岸人民幣發債主體、產品類型、拓寬資金循環渠道方面先試先行。例如,從期限來看,當前市場缺乏五年以上的長期券種;從類別來看,仍主要是國債和金融債,離岸債券的衍生品市場相對空白,有很大發展空間。此外,應鼓勵金融創新及適度再開放,鼓勵人民幣雙向流通,增加離岸人民幣應用場景等。
王冬勝認為,離岸人民幣總量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應繼續積極推進人民幣產品的多樣化及深入化。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民幣資源、香港的金融法規及人才,進一步深化離岸人民幣資金池。
豐富跨境產品供給
豐富跨境產品供給也是金融合作方向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對記者表示,自二○二一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來,目前還存在合格投資產品範圍較窄、“南向通”投資者門檻過高、業務宣傳受監管規則所限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何傑建議豐富“跨境理財通”產品供給、適度降低合格投資者門檻、放寬跨境銷售的限制。他認為,近期印發的《關於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會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動前海金融改革開放。
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則聚焦保險產品。她表示,目前大灣區保險業互聯互通有待進步,過去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進行理賠等售後服務需到港處理,非常不便。她建議,推動深圳與港澳地區建立有關資金互通、市場互連互通,加快成立香港保險售後服務中心。
金融支持科企發展
此外,李慧瓊建議加快研究跨境銷售保險產品的可行性,以封閉式資金管道做法,進一步推進“跨境保險通”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療保險及汽車保險等非儲蓄類保險產品,並透過一站式沙盒聯網進行協調監管,以提供更多元化及優質的保險產品與服務。
以金融力量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也是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的期許。九三學社中央提交全國政協會議的一項提案建議,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科技型企業金融資本要素互聯互通機制。
此提案稱,應持續推動深港通機制向縱深發展,探索擴大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深港通交易權限和交易標的品種,逐步放開或取消交易額度限制。進一步支持有條件的大灣區科技型企業到港澳地區發行人民幣債券,統籌前海、南沙、橫琴等區域金融支持科技發展功能,探索構建大灣區科技企業私募產品投融資電子化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