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與萵筍
對於澳門人來說,萵苣是個陌生的名稱;同樣地,萵筍也是在粵語地區少見的蔬菜名稱;有段時間,我甚至把兩者混為一談,但兩者在廣義上其實是同一物種。
萵苣在生物分類上屬於菊科萵苣屬,其分類令人眼花繚亂。港澳人把萵苣統稱為生菜、台灣人稱之為“千金菜”。萵苣家族龐大、種類繁多,依照外觀的不同,大致上可分為不結球萵苣、結球型萵苣及皺葉萵苣。
萵苣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維生素E、膳食纖維,以及豐富礦物質;萵苣葉莖切開後有乳白色的汁液,微含苦澀,因為裡面富含萵苣素,具有鎮靜、安眠的作用。雖然每種萵苣的營養成分相去不遠,但各類型萵苣的營養比例仍有差別,以礦物質與維生素來看,不結球萵苣所含鉀、鈣、鎂幾乎是結球萵苣的兩倍,維生素A也遠比結球萵苣高。
萵筍是一種特別的萵苣的變種,它的莖部特別長大,是食用的部分,色澤綠如翡翠,口感鮮嫩爽脆,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萵筍可根據葉片的形狀細分為圓葉萵筍和尖葉萵筍,圓葉萵筍的葉為卵形,莖部粗大,中間較粗,兩端較幼,品質好,就是我們在菜檔經常見到的“青筍”。尖葉萵筍的葉為尖形,莖部似棒狀,下粗上幼,品質不及圓葉萵筍好。
萵筍盛產期分春秋兩季,春萵筍為四至六月,秋萵筍為十至十一月。一般人都可經常食用萵筍,有利於堅骨長牙,對老人兒童有益;萵筍中含有大量的鉀,有利尿降血壓功效,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益。萵筍亦豐含矽元素,常食可以防止毛髮脫落。萵筍有大量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對便秘患者有益。但萵筍會刺激視網膜神經,所以有眼疾的人不宜多食。
萵筍烹煮前要去皮,並且不宜放太多鹽。萵筍口感爽脆,在滾水中稍灼即可食用,烹煮時間過長反而失去爽脆口感。若在落鑊前稍為擠乾水分,可使口感更脆嫩,但亦會造成水溶性維他命流失。
華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