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有戲”研討會商戲劇發展
“灣區有戲”二○二三戲曲新年盛會,近日吸引南粵內外十三個劇種同台獻藝,取得圓滿成功。為此,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共同在廣東粵劇院粵劇文化體驗館舉辦“灣區有戲 · 新時代粵港澳戲劇發展研討會”,粵港澳名家學者共商新時代粵港澳戲劇交流互動。
南粵擁有粵劇、潮劇、廣東漢劇、雷劇四大劇種及客家山歌劇、粵北採茶戲、西秦戲、正字戲、白字戲、紫金花朝戲、樂昌花鼓戲等稀有劇種,讓粵港澳梨園散發着無窮魅力。
中國劇協秘書長崔偉,廣東省文聯黨副主席郝勇,省委宣傳部文藝處三級調研員夏澤和,以及內地戲曲名家和戲曲研究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粵港澳戲劇發展”主題展開研討,就“如何用戲劇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粵港澳戲曲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如何推動粵港澳戲劇與全國戲劇的交流與發展”、“新時代粵港澳戲劇交流互動、品牌共建、合作共贏的經驗與展望”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與交流。
展現華夏地域風采
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曾小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戲劇的沃土,出精品、出人才,煥發勃勃生機。廣東文聯和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去年策劃創立“灣區有戲”戲劇交流平台,旨在展現灣區戲劇的精神風貌,彰顯灣區戲劇未來發展的無限潛能。希望能進一步做大做強“灣區有戲”品牌內容,把“灣區有戲”系列演出推向全國,以全國劇種力量推動好的劇目、人才走出去,集南北之力,展現華夏地域別樣風采。
香港粵藝研修會副會長(香港)陳韻紅建議,粵港澳三地連在一起,要扭成一股繩去發展戲劇,希望下一次能夠邀請到香港劇團一起同台演出。
與時俱進推廣戲曲
廣東省劇協副主席(澳門)穆欣欣談到“灣區有戲”是嶺南文化孕育而生的新生事物,人文灣區應該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戲劇藝術要搭上科技發展的時代快車,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實現跨域傳播,將戲曲知識的趣味傳播變為一個學習空間。
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秘書長陳艷冰用廿四個字總結“灣區有戲”:劇種齊全、陣容鼎盛、呈現精彩、編排精心、跨界融合、前景可期,建言要借鑒香港和澳門的做法推動戲劇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