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1版:澳聞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兩中學生涉上門收騙款就逮
司警教路防騙三原則
外交公署籲防“虛擬綁架”行騙
社會齊努力防青少年犯罪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外交公署籲防“虛擬綁架”行騙

    澳海外留學生中招損失大

    外交公署籲防“虛擬綁架”行騙

    【本報消息】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訊:一名澳門留學生日前在歐洲陷入“虛擬綁架”騙局,不僅身心受到傷害、學業受到影響,也蒙受較大經濟損失,所幸受害者已平安脫險。

    近年來,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虛擬綁架”類電信詐騙案件在海外一再發生。犯罪分子利用留學生初來乍到、涉世未深的特點,假冒中國公檢法機關、國際刑警組織之名,以威脅恐嚇、資金清查、教唆拍攝被“綁架”視頻等不法手段敲詐勒索並屢屢得手,受害者損失巨大、創傷嚴重。

    牢記“不輕信不轉賬”

    隨着國際往來恢復,越來越多的澳門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鄭重籲請廣大澳門同胞,特別是留學生群體,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切實做好防範措施,高度警惕“虛擬綁架”的詐騙陷阱,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遭受損害。

    一、充分做好預防

    1、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妥善保管護照、身份證、電話號碼、銀行賬號和密碼等重要資料,切勿輕易透露個人家庭情況。

    2、注意甄別不明來電。高度警惕自稱“警方辦案”“通緝追查”“違禁郵寄”等各類可疑電話,及時掛斷並向警方、使館等權威單位求證,同時告知家人、老師和同學等。

    3、牢記“不輕信”“不轉賬”。中國公檢法機關和駐外使領館既不會要求當事人關閉通訊工具、外出避難或拍攝被捆綁毆打影像,更不會索取銀行賬戶、要求轉賬匯款,切勿被謊言嚇住騙住。

    遇事求助駐外使領館

    二、冷靜應對騙局

    如發現身份證件、銀行資料、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外洩,不要慌張,可及時更改密碼、調整賬戶,並提醒親友謹防被人冒名欺騙。

    如家長接到孩子被“綁架”勒索信息,應保持冷靜,第一時間向當地警方和中國公安機關報案,與中國駐當地使領館聯繫,並向中國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請求幫助。

    三、常備求助方式

    1、中國駐外使領館和外國警方應急電話可在“中國領事服務網”(http://cs.mfa.gov.cn)“了解目的地”欄目或“中國領事”APP中查詢。

    2、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電話:0086-10-12308或0086-10-6561-2308。

    3、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領事保護與服務熱線電話:00853-6688-8353。

    4、中國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可撥打內地110報警電話,如北京為0086-10-110、廣州為0086-20-110。

    5、澳門特區政府熱線電話:司法警察局00853-993,治安警察局00853-2857-3333。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