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業復甦與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的研究
一、前 言
站在澳門“通關經濟現象”角度看待澳門經濟,可以說三年的經濟陰霾已經散去,二○二三年開始,澳門的經濟天空亮了。
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一月博彩收入達115.8億澳門元,按年增加82.5%,按月急增2.3倍。
二○二○年之前旅遊區大街小巷人頭湧湧的盛況再現,零售、餐飲業收入向好。
內地一月八日起全面恢復與港澳人員往來,就是說,二○一九年的通關措施已經恢復。
由此想到筆者發表在二○二二年七月十三日《澳門日報》的《澳門經濟現狀分析與發展建議》文中“三、經濟前景有足夠的信心條件”一節中文字:
“在統計數據中澳門有8萬多家企業,但實際運作的企業和這個數據差距很大。分析運作中的企業,中小微企佔有率超過92%,博彩業、零售業、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建築業、酒店業、飲食業、運輸、倉儲及通訊業、金融業構成當今澳門的產業結構,囊括了絕大多數的就業崗位,顯示未來經濟發展前景信心的條件眾多。
“1.假若用消極不求進取與創新發展的思維,分析企業就會發現,除了建築業和倉儲及通訊業、金融業應該受遊客的影響小之外,其餘的企業對遊客依賴性較大。試想一下,當通關恢復到以前狀態的時候,除了博彩業不存在恢復到二○二○年之前毛收入狀態之外,其餘各類企業的生意在遊客流量復原條件下,會否迅速恢復到二○二○年之前的水平?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2.當然,可能有朋友們擔心,若內地遊客消費水平下降怎麼辦?在筆者看來,這個也好辦,特區政府只要不停向中央政府申請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來澳門,通過遊客流量增加的辦法,完全可以對沖假若存在的內地遊客消費力縮水問題。”
從今年元旦至春節期間的客流量回歸來看,已經基本上驗證了基於澳門遊客型經濟體所給出上述結論的正確性。
但是,從遊客量復甦帶動下的酒店、餐飲、零售和交通服務業的復甦現象,是否就是澳門經濟復甦所需要的主要要素呢?
理性來講,這需要用眼前和長遠的辯證眼光來分開看,因為一月份這個現象,是二○二○年之前“通關經濟現象”出現之前已經多年的共有現象,是博彩、旅遊、酒店、餐飲、零售和交通服務業收入來源的重要部分,但與國家“十一五”規劃中要求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核心內容關係尚有差距。
眾所周知,經濟學家應該具備兩個最起碼的專業:一個是致力於不同時期創新性理論研究的能力;一個是在不同時期分析問題具有向政府建言獻策的能力。應該坦誠,澳門的經濟結構導致澳門有不少的博彩業專家學者,不少金融業專家學者,經濟學家似乎不足。
本研究受於版面限制,只能希望圍繞“遊客量復甦”與“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做基本切入點,把多年來對澳門遊客量、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的一些分析、思考,研究裝進“澳門遊客量復甦與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研究”課題,通過分析,提出問題,指出方向和思考落實的建議,拋磚引玉,供社會各界和特區政府參考。
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蘊含對GDP
貢獻率
看待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不能單純的從“旅遊”和“休閒”概念出發,還應該深刻理解其中蘊含對GDP貢獻率的價值。有了這個層面的價值理解,才能有效促使政府加大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的投資動力。
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總裁兼CEO朱麗亞·辛普森第廿一屆全球峰會上表示:“未來十年,旅遊業將在全球範圍內創造1.26億個新工作崗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全球旅遊業對GDP的貢獻在二○一九年為10.3%(9.6萬億美元)。”
此外,WTTC報告還看好亞太地區旅遊業復甦,指出亞太地區的旅行和旅遊業將大幅反彈,未來十年預計將創造近7,700萬個新工作崗位。同時,預計該行業對GDP的貢獻將在二○二二年至二○三二年期間以平均每年8.5%的速度增長,是亞太地區整體經濟4%增長率的兩倍多。
早在二○○八年底,國家發改委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二○○八至二○二○年)》中就首次提出“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
二○一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央政府提出支持澳門發展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毫無疑問,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的決策,應該是參考了世界各地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以及考慮到澳門400多年中西文化孕育出帶有澳門特色的文化、建築,以及博彩業催生出的城市新面貌,亦有助推動適度經濟多元化的發展。
二○一五年初,為配合國家“十三五”計劃,澳門特區政府提交了具體方案。同年十月,行政長官設立了“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
“旅遊休閒”的學術說法通常被稱之為“休閒旅遊”,但其內涵大同小異,被教課書公認為是一種為了獲得健康愉悅的體驗的旅遊活動,以旅遊資源為依託,以休閒為主要目的。其硬件要求中包含以旅遊設施為條件,配以特定的文化景觀和服務,為離開定居地而到異地逗留一定時期的遊覽、娛樂、觀光和休息的休閒旅遊。
《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二○一六至二○二○年)》中亦提到,“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離不開發達的軟硬件基礎設施……”
毫無疑問,規劃中有些說法是正確的,但在規劃落地方面,直到二○一九年底未能達標。隨後特區政府換屆,正準備大展鴻圖之際,疫情令全世界進入到了“遊客靜止”狀態,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防疫抗疫方面,澳門處在“關閘經濟現象”之中。
研究認為,澳門遊客量的持續復甦之後,應該認識到最基本的內涵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並應該積極思考兩個內涵如何達標:
1.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休閒條件。
2.遊客具有國際性。
三、環顧香港、迪拜旅遊資源和
休閒建設。
如果把“旅遊資源”和“休閒條件”分開解讀,可以從一些教科書中不難看到,“旅游資源”指一切可以利用於發展旅遊業的自然資源和古今人文資源的總稱。具體來說,自然資源包括:氣候、地形、動植物、海灘、自然風景等,人文資源則包括:民族、風土、人情、歷史古跡、博物館、飲食菜餚、工藝美術、文學音樂、舞蹈、電影、電視,及眾多的娛樂設施等。
旅遊休閒,是當今世界眾多政府試圖提升城市形象,拉升GDP的一大產業。但僅就旅遊和休閒的內涵和外延來講,在過往的認識中,“休閒”是蘊藏在“旅遊”大概念中的一個概念。但現在,隨着全社會大環境下的門類細分化進入各個領域,旅遊和休閒的個性被有所擴大,於是,它們表現出了既有獨立性,又有關聯性的特質。基本要素包括:“吃、住、行、遊、購、娛”。
從概念回到現實,澳門現在“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巨冠下的真實狀況,又是甚麼呢?
除去具有旅遊休閒功能的賭場之外,澳門有震撼力的旅遊景點是哪些?在哪裡?十幾年以前,就曾有加拿大華僑告訴筆者:“澳門旅遊景點和休閒功能不足,沒有兒童遊玩的場所,並不適合家庭度假。”
為此在二○一三年之前曾撰文解釋說:“正在打造,十年後情況會改變。”
但那時筆者也想到過,若是始終樂於博彩業製幣功能的富足,政府未必會認真的思考拿出一個可行的行動方案,如此以來,不用說十年,可能三十年澳門這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尚處在“打造”之中。
與此同時,也一直在觀察香港和迪拜,目的是用作港澳對比。
1.香港旅遊業建設
在筆者的資料夾中,還儲存着一份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題為“香港立法會四題: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任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議員姚思榮的提問的回覆資料,本研究希望引用這份十年前的資料,作為香港認識旅遊資源開發的發展策略和規劃的例證。
1)香港旅發局除了向旅客推介主要景點外,亦積極鼓勵旅客探索香港不同地區,帶動旅客到各區遊覽和消費,從而擴大旅遊業為香港帶來的整體經濟收益。旅發局近年也利用不同途徑,包括互聯網、社交媒體、具備擴展實景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和小冊子等,向旅客推介多條以不同主題串連區內景點的漫步路線,例如中西區的“香江歲月”、筲箕灣的“漁村今貌”、黃大仙及九龍城的“舊城新遊”、元朗屏山文物徑、粉嶺龍躍頭文物徑等。為進一步整合香港各區的旅遊資源作推廣宣傳,旅發局計劃於明年分階段設立十八區專題網站,介紹各區的風貌,例如獨特景點和建築物,地道生活文化,以至不同地區的美食、主題購物街、特色市集等。
此外,香港旅發局於二○一二年十一月推出“新旅遊產品發展計劃”,透過資助業界部分推廣經費,鼓勵業界開發不同主題的新穎產品。截至二○一三年底,已有十二個旅遊產品獲得資助,當中不乏充滿地區特色的項目,例如帶領旅客品嘗地道美食的“深水埗地道美食體驗遊”,以及集元朗單車遊和品嘗圍村盆菜於一身的“古蹟 · 文化 · 食玩遊”。計劃自推出以來獲旅遊業界的正面回應,旅發局會繼續推行該計劃,鼓勵業界發揮創意,善用香港各區的旅遊資源。
2)香港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區議會提出的各項地區旅遊發展建議,並因應項目的性質和旅客的興趣,透過旅發局向旅客推介和鼓勵業界開發新產品。旅遊事務署和旅發局亦不時應邀出席區議會及其轄下的委員會和工作小組的會議,在地區旅遊項目的策劃、推行和推廣方面提供意見和協助。例如旅遊事務署和旅發局曾參與中西區“中山史蹟徑”的籌備工作,在史蹟徑落成後更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向旅客推介。現時,旅遊事務署正在香港仔灣兩岸的海濱長廊及鴨(月利)洲大街和附近街道,進行以傳統漁村為主題的改善工程;配合有關工程,旅發局及南區區議會繼續向旅客宣傳香港仔的地方特色。西貢區方面,旅遊事務署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旅發局不斷合作,透過旅發局的“香港郊野全接觸”推廣平台,推介西貢區以自然為本的旅遊項目。
3)香港政府已於今年五月完成第一次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經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詳細審議有關研究資料後,編制了一份共有四百七十七個項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草擬清單,包括二百九十一項屬於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和一百二十六項傳統手工藝類別的項目。在考慮公眾人士對草擬清單的意見後,預計在二○一四年初公佈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之後,政府將會制訂和推行相應保護措施。
在推廣方面,香港旅發局積極向旅客推廣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等傳統節慶活動。旅發局透過宣傳平台和舉辦大型活動,向旅客推介首三項節慶活動。至於盂蘭勝會,旅發局今年特別與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合作,宣傳於九龍城亞皆老街球場舉行的盂蘭晚會和在各區舉行的戲曲表演,以及安排海外傳媒進行採訪和拍攝。此外,旅發局亦透過酒店的電視頻道和旅客諮詢中心,向於盂蘭節期間留港的旅客介紹各區的盂蘭節活動……
十年過後,筆者並沒有去認真驗證港府落實了哪些,口號了哪些?但認真的留意過香港的一些最新的景點和地標,如: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M+、新一代山頂纜車、昂坪360的全景纜車等;此外有信息顯示:香港除繼續迎接國際級體育及文化盛事,如香港馬拉松、巴塞爾展會、博物館高峰論壇之外,還將舉辦首屆“流行文化節”等。
再看澳門,成就不遜於香港,除了原有博企打造的一些旅遊景點和休閒內容之外,六家博企未來十年對非博彩項目投資總額為1,087億元,以及春節期間舉辦有待增加經濟元素,完善交通和周邊居民出行利益取捨的“
新馬路任我行”活動。
研究認為,這些對豐富澳門的旅遊資源和休閒內容是一種利好,但在解決家庭旅遊休閒中缺乏留住兒童的元素方面,始終未看到方案。 (上)
許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