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美“最危險”列車爆炸
華:美洩毒事故鮮有報道
涉事列車運營商被批瘋狂斂財
專家:五年後或現大量罹癌者
(社論)美掩蓋不了“北溪”真相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美掩蓋不了“北溪”真相

    美掩蓋不了“北溪”真相

    去年九月尾,連接俄德兩國的“北溪一”、“北溪二”兩條天然氣管道突然大量洩漏,究竟是誰蓄意破壞,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近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什爆料,正是拜登政府一手策劃了爆炸事件。美國白宮國安會、美國中情局、美國國務院等多個部門矢口否認,聲稱赫什的爆料“完全虛假、純屬虛構”。

    四個多月前,俄向德輸送天然氣的“北溪一”和“北溪二”管道,在位於瑞典和丹麥附近海域出現四處洩漏點。瑞典測量站在管道發生洩漏海域探測到強烈的水下爆炸。在俄烏衝突升級、全球能源價格飆漲的背景下,多方認為這起事件屬於“蓄意破壞”。有分析指,沒有相關國家政府以及大國的暗許乃至操控,襲擊能源管線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因此這很可能是一宗“國家恐怖主義行為”。如今,隨着赫什爆料,這宗轟動世界的事件再次浮出水面。赫什的報道包含大量細節資訊,美國政府一句輕飄飄的“虛假新聞”是難以搪塞的。

    八十五歲的赫什是資深調查記者,在美國新聞界聲名顯赫,職業生涯曾多次揭露美國罪證。如揭露美軍屠殺越平民,極大推動了美國內的反戰運動;報道美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大肆虐待在押人員,造成大量死亡。這份履歷讓人難以相信赫什的本次爆料是憑空捏造。更重要的是,赫什的報道充滿細節、有理有據。

    俄外長拉夫羅夫十二日表示,美國官員事實上承認了“北溪一”和“北溪二”天然氣管道爆炸是出於美國之手。拉夫羅夫稱,美國認為,一個以俄羅斯能源資源和德國技術為基礎的強大聯盟已經出現,並開始威脅到許多美國公司的壟斷地位。美不希望出現能與其競爭的國家,所以有必要以某種方式破壞這個聯盟。

    北溪管道是俄羅斯與歐洲國家共同投資打造的項目。事發後,除俄羅斯外,歐方要求徹查的調門也很高。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曾說,北溪管道事件並非偶然,歐盟將支持對此進行任何調查。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事情冷卻下來後,我們會在適當時候派潛水員(潛入海底)探查究竟”。但蹊蹺的是,表態之後就沒了下文,美歐的態度也有明顯變化。俄方多次呼籲共同調查,但均遭到西方國家拒絕。如今,四個多月過去了,以美歐國家的技術手段和能力,至少能查出個蛛絲馬跡,卻沒有什麼動靜。眾所周知,一向對大新聞“嗅覺靈敏”的西方主流媒體,這次反常地幾乎集體失聲,着實讓人懷疑是不是作賊心虛。

    北溪天然氣管道是重大跨國基礎設施。它遭到破壞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全球生態環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幕後黑手必須被追責。如今,赫什的報道為北溪事件調查提供了重要線索,各方應當順藤摸瓜查下去。美方常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掛在嘴邊,那就必須坦誠回應國際社會質疑,配合多方聯合調查,給世界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