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傷人 拳拳到肉
澳門的武術和武館發展歷史悠久,曾經蓬勃一時。例如一九五四年轟動港澳的公開比武決鬥“陳吳大戰”,便是在新花園泳池搭台舉行;但在本澳的話劇創作中,卻鮮有以武術為題材。今個星期六至日,指南針創作劇團便推出了編劇李偉榮的全新劇作《拳館》,在海事工房2號開演。故事講述張師傅主理的詠春拳館發展不錯,離世後交由大徒弟接手,他視拳館為師父留下的精神和遺願。可惜隨着學生急劇減少,張師傅的兒子不打算接手,拳館面對現實的壓力,如何存活?演出並找來著名詠春高手許耀剛作顧問及武術指導。
拳術可健身亦可殺敵,但有時人的謠言比拳頭更有摧毀力。從一戲一格劇團由本星期日開始,於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連演六場的《童謠無忌》中,便可見到學生的“童言”有多可怕。該劇由Lillian Hellman 編劇,曾多次獲得紐約戲劇評論界獎、全國文藝書籍獎等榮譽。在百老匯獲得極大成功,連續演出六百九十一場,載譽劇壇。戲中被視為禁忌的感情,在當年引起很大的爭論。《童謠無忌》當年更得到電影天后加持,改編成電影,由兩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柯德利夏萍及莎莉麥蓮合演,成為一時佳話。故事發生在美國一所女子私立寄宿學校中,學生瑪麗因私慾誣衊兩位女老師相戀,將禁忌內容加以發酵,把主角們的命運完全改寫。《童謠無忌》由黃栢豪導演,李國威任藝術指導,為了培育更多的劇場人才,特別與曉角話劇研進社合作,挑選多位極具潛質的新晉演員擔演。
若喜歡看大型舞劇的觀眾,中央芭蕾舞團在本星期六、日晚在威尼斯人劇場上演的《沂蒙》,便不容錯過。沂蒙在山東省東南部的地區,在革命戰爭年代,和井岡山、延安是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沂蒙曾被譽為“兩戰聖地、紅色沂蒙”。舞劇的故事描述在戰爭年代,沂蒙山區的女性群體,捨生忘死、對駐守部隊提供後勤裝備。她們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救傷患,不遺餘力撫養革命後代,被稱為“沂蒙紅嫂”。舞劇以精湛的表演手法和深厚的藝術傳承向觀眾呈現偉大的沂蒙精神。
文:晴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