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把關 提升工程質量
本澳道路質量一直為社會所詬病,啟用不足一個月的媽閣交通樞紐地庫一層巴士車道路面便已破損。當局指結構層無大礙,初步評估為道路飾面層的強度及黏結力不足,在承受巴士重力和行車摩擦力後,出現破裂等情況,並即起維修。官方解釋令坊間疑竇叢生,重型車行駛確實對路面損耗大,但該交通樞紐早就定位巴士停靠主要站點,在設定施工物料時應有所顧及;路面質量如此不濟,當時怎樣驗收?
媽閣交通樞紐基建工程造價逾十二億元,建設歷五年,完工後又開展優化工程。期間街坊及駕駛者只見媽閣猶如大地盤,建好後又長期圍封,不知何時啟用,擔心設施一直閒置,浪費公共資源。在議員及社會的多番敦促下,終於在去年十二月局部開放。
啟用初期已有不少意見指出巴士站未臻完善,但木已成舟。不少人關注地下巴士站的質量是否過關,或待颱風夏季“見真章”。可惜風雨季未至,媽閣交通樞紐巴士車道僅用一個月便已“肥佬”。目前媽閣交通樞紐的巴士線路未完全遷入,巴士車流不算太多,路面已損毀處處,坊間大感失望。
澳門正加快基礎建設,完善基建,振興經濟,但一條巴士車道便如此不堪一撃,其他大型建設怎予人充足信心?媽閣交通樞紐的巴士站車道只有巴士通行,樞紐內還有旅遊巴上落客區尚未開放,若整個交通樞紐在輕軌接駁後全面啟用,屆時又會出現甚麼狀況,教人擔憂。當局曾透露本澳已引入高性能瀝青,針對巴士站路面要採取特殊材料以避免路面過度損耗,媽閣交通樞紐有否採用?若沒有,是建設與用家部門無共識,抑或另有原因?
當局再一次亡羊補牢,已安排工程承建商跟進路面破損問題,但若是小修小補,估計新鋪的路面也撐不了多久。關鍵是如何能徹底改善道路質量,通過改善物料以加強道路的抗磨性。同時應增加對工期延誤及質量問題的罰則,切實監察工程質量,真正把好關、善用公帑,提升公共工程質量,這方面的教訓足夠多了。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