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回憶裡寫集體記憶
大塊文化出版的mark系列是我年少時偏好的閱讀類型之一——這個系列標記的是一些人、一些事件與活動。二〇二二年度諾貝爾文學奬由八十二歲的法國當代作家安妮 · 艾爾諾(本書譯安妮 · 艾諾)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她的獲獎理由為:“安妮 · 艾爾諾發揮了勇氣和手術刀式的精準筆法,掀開個人回憶的根源、疏離與集體束縛。”藉此文壇大事,大塊文化重新出版了她的經典自傳體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這部小說於近年被改編為電影《孕辱》,該片亦榮獲第七十八屆威尼斯影展金獅奬。安妮 · 艾爾諾在書中概括了她的自身經歷及寫作目標的剖白——“我所經歷的一切,包含了社會與心理的起因,但是其中有個理由,我再確定不過:正是發生了這種事,我才能有所頓悟。我的人生,也許只有唯一一個真的目標:將我的身體、感覺、想法轉化為文字,也就是某種清楚易懂、普遍性的東西,好讓我的生命完完全全融進其他人的腦海和生活。”
當我在重讀小說中安妮 · 艾爾諾大學生時期的那段徬徨不堪的回憶時,也讀到自己十多年前的一些閱讀記憶碎片。在翻查閱讀筆記時,發現二十歲前的自己曾寫下這幾句讀後感:“她用最平白的語調敘述她那段最不堪回首的青春,而我則第一次看到一種沒有絲毫表情的痛,一段已石化了多年的沉痛原來是這樣子的。”年輕時人生經歷少,什麼都容易投入,痛尤甚,所以那時才能那般純粹地、集中地讀到她的痛,以及那份在平白筆調的反襯下,加倍突出的沉痛吧。
這次重讀,除了讀到作者身處那個墮胎即犯法的法國,上世紀六十年代時的無助;一個二十三歲少女千方百計要擺脫肚裡“那個東西”的身心煎熬,在女性主義漸成一種風氣的近年,也更深刻地讀到主人翁對於女性身體的自主權,以及女性對於自己未來人生選擇權的竭力追求,更讀到作者就法律所塑造的道德標準所提出的鏗鏘質問:“所謂公平的法律,它的弔詭在於以‘既往不究’的名義,幾乎是強迫受害人不去追究過去的罪行,和從前一樣保持沉默,緘口不提所發生的一切。正因為墮胎已經(於一九七五年)合法化,我才能夠抛開社會輿論的壓力,忘卻七十年代社運人士高呼的口號,諸如‘女人所承受的暴力’等等過於簡化事實的口號,來正視這個令我刻骨銘心的事件——以它真實的樣貌。”
刻板印象中的法國女人,總是散發着自信與高傲的氣質。從文字中也不難讀到安妮 · 艾爾諾身為作家或知識分子,骨子裡的批判精神及某種傲氣,她直言從不覺得自己犯了罪。而多年後,當她再度回首那段只有在那個年代體制下的女性才能體會的那種惶恐,在她自願地經歷生兒育女的人生大事後,她收起冷峻筆鋒,寫下難得柔暖的這一句:“現在我明白,得經歷過這場考驗和犧牲,才能讓我有生孩子的念頭,才能讓我接受痛徹心扉的生產,輪到由我負責傳宗接代。”
亞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