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冬至
原來民眾慶祝冬至,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緊接而來。
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漢朝開始定為節日“冬節”。從漢代以來,每年冬至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已經長了一歲。
【摘自:〈冬至點解大過年?〉,TOPick,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一家大小歡聚一堂的日子,但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冬至註定不一樣——身邊朋友不是在討論自己是否“楊過”,就是在期盼自己早日變成“楊康”;亦有人康復過後,仍然疑神疑鬼,擔心會否成為“王重陽”……
在這樣一片擔憂當中,節日氣氛估計亦不會太濃厚。但轉念一想,疫情雖然影響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觸,令大家不能聚首一堂、開懷暢飲,卻造就了不少互相關心、慰問的機會,讓我們能在這個“疫境”當中為對方打氣。而科技的進步更可讓大家以虛擬的形式,另類“團圓”。而我相信,這個不一樣的冬至尚有另一個更具分量的意義:它不但代表一年的終結,更代表這股籠罩着澳門人頭上接近三年的陰霾,亦快將完結。前方等待着大家的,將會是重逢的喜悅以及掙脫束縛的歡欣。
就將這短暫的停擺視為一個讓身心休養的時機。期盼在踏入新一年的時候,小城上下已經不再聞“疫”色變,更不用跟各種各樣的“陽”糾纏;而是已經把最後一里路走完,真正的喜氣洋洋。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