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珠發展論壇探合作新機遇
學者倡開放澳珠職業技能互認
創孵:逾十VR元宇宙項目進駐中心
虛擬實境展廳啟動 豐富旅遊體驗
今年GDP料負增25%明年趨樂觀
(一家之言)產業+會展 走向市場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倡開放澳珠職業技能互認



“第十二屆澳珠合作發展論壇”交流發言

    學者倡開放澳珠職業技能互認

    【本報消息】在“第十二屆澳珠合作發展論壇”上,有專家學者建議加強兩地職業培訓、醫療服務合作。此外,刺激深合區人流帶動傳統中小企,並推動兩地物流業發展,發掘新機遇。

    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曾澤瑤、珠海市醫保局長程智濤、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珠海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偉,圍繞兩地經濟民生合作交換意見。

    加強兩地職訓合作

    曾澤瑤認為,深合區要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性,包括利用新技術做到便利通關,方便居民在珠海橫琴就業、生活來往兩地。就業方面,新街坊落成或可帶動居民在琴生活,但就業則涉及兩地職業技術的認可。建議開放兩地職業技術項目互認,同時加強兩地職業培訓合作項目,包括以青少年競賽為基礎,及後發展到其他職業培訓合作。

    程智濤介紹現時澳門居民、職工在珠海參保接近七萬人,享受門診待遇近十萬人次,享受住院待遇有七千三百人次。不過,珠海就醫模式與澳門有較大區別,且參保也要每年繳費,希望澳門居民在參保和享受公共服務過程中無受太多制肘,故目前實施跨境辦模式,與澳門社團、銀行等設立網點,辦理醫療保險服務。關注澳門醫療、福利如何覆蓋到珠海,希望嘗試在橫琴讓深合區內的澳門居民使用醫療券享受醫療服務,認為這可作推進和探索;並希望推動醫保深度融合。

    爭取加快貨物通關

    李振國提到深合區發展難題,包括珠澳兩地企業對接並非十分順暢。當中,由於兩地經濟結構不一,澳門專注旅遊,中小企業務多面向旅客,以致其與珠海企業聯繫較薄弱。在深合區四大產業中,中小企可擔當什麼角色?畢竟四大產業技術含量高,傳統企業要參與,挑戰重重。他認為宜先吸引居民到深合區生活、就業,刺激區內人流,這可同步帶動澳門中小企圍繞民生、經濟活動進行創業,為傳統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王偉提出珠澳發展要增動力,需要破解物流業。港珠澳大橋一橋通三地,應利用好大橋,同時,通過陸空聯運帶動跨境貿易快速發展,形成粵港澳三地緊密經濟合作。當局正爭取加快貨物通關速度。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稅區進入驗收、粵港澳物流園等硬件載件陸續建成,為珠港、珠澳跨境物流、跨境電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