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擴客源 解就業難題
最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由百分之五點二降至百分之五。失業率改善,多少增強社會信心,反映政府推出一系列振經濟促就業措施奏效,值得肯定。但“財爺”在辯論明年度經濟財政範疇施政方針稱就業形勢仍不樂觀,有學者直言解決就業問題,關鍵是擴客源。
澳門經濟一直依賴旅遊業,所幸是社會逐漸平衡防疫與穩經濟需要,為旅遊活動做好鋪墊。旅客逐漸對疫情有新的看法和心態,如核檢已是平常事,減輕出遊的顧慮。種種人與事的改變,均有助盤活往後的跨境旅遊活動,特別是令澳門對外的旅遊推廣會更見效。
旅遊局昨日表示,自中央宣佈系列惠澳措施,包括內地來澳旅遊恢復電子簽註後,澳門在互聯網的旅遊搜索熱度上升,與內地電商平台合作推出機票和酒店折扣優惠的項目訂單均錄得升幅,反映澳門有引客能力。奈何因內地疫情反覆,直接影響旅客來澳的行程安排,故近期旅客量仍低位徘徊。今年餘下的節慶活動已排期登場,能否順利拓展客源,至今難以預料。
旅遊業復甦挑戰不斷,各方萬事俱備,但訪澳旅客量未必快速回升。如今除了擴客源,在來澳的旅客亦要多下工夫,延長逗留時間。從官方數據,過夜旅客停留時間穩步上升,意味着近年推陳出新的旅遊元素受歡迎,為推動社區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明年政府加大推進“旅遊+”跨界融合,善用科技虛實結合,創造出更多新玩兒、新體驗,助力吸引旅客。澳門可與橫琴資源互補,如橫琴有主題公園、生態資源等豐富旅遊元素,倘能相互合作推出旅遊產品,定可帶動旅遊發展,尤其有利開發國際旅客市場。
激活本澳經濟活力在於旅客量回升,社會各界亟待重引“活水”到來,失業率、就業不足等一切將迎刃而解。政府倘能結合未來產業多元發展及加強海外旅客推廣等方向,為失業居民加大培訓,未雨綢繆協助轉型發展,社會上下一心必可抓住澳門每個發展機遇。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