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教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恩教育
思考靈性教育
升大學生的適應問題
科學素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1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思考靈性教育

若 瑜

    思考靈性教育

    家中有兩個幼兒,都還處於教育的啓蒙階段。老大的學校推崇靈性教育,作為家長也跟着思考了一番,到底何謂靈性教育?又如何具體實施?

    靈性教育,這個觀念在希臘時代哲人的教育理念中就已存在,它的側重點在於孩子的品格、個性、心靈健康、價值觀的正確與否,直接跨越了現在主流教育注重的學習成績、技能、獎項等,更重視孩子內心的培養。在靈性教育理念裏,不刻意強調學習成績的重要性,不把孩子按成績去排名,不強迫孩子接受一些自我意願以外的興趣培養,尊重每個人個性的差異,不強扭孩子性格中弱的部分,而是用疏導、陪伴等浸入式的教育理念去慢慢引導孩子朝好的方向走,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是可培養的,不定義孩子、用開放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行為。靈性教育認為育兒的初期需潛移默化孩子的內在,當內在構建完成後,外在所追求的也會隨之而來。

    靈性教育的理念聽似簡單,但要落實到小朋友的身上卻一點都不簡單。首先,它需要實施者有堅定的教育信仰,並願意長期堅守,相信時間的力量,也相信孩子本身。作為父母,我們都有一個切身體會,有時面對孩子的行為偏差,“一聲吼”、“打罵”看似效果來得快,但事實上卻會讓我們與孩子漸行漸遠。父母忍不住口“都是為你好”的“大道理”,也會讓親子關係降到冰點。所以靈性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實施者即學校、老師、家長、家中長輩,乃至整個社會對教育的理解並長期灌輸到孩子的心裏。其次,現階段小城的教育氛圍還是以應試、大量課外興趣班、逐獎為主,主流教育也會更鼓勵孩子的特長技能,例如:樂器、各類演講比賽、奧數得獎等,家長的心態都是爭先恐後,生怕落後於人,作橫向與他人對比較多,往往忽略孩子自身縱向的比較及精神品德的培養。堅毅、專注力、耐性、勇於克服困難、願意超越自我、有共情力、團隊合作精神、能體諒他人難處,又能自洽,這些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優秀品格。孩子終會長大,當學習成績、才藝、獲獎這些都成為過去時,他們作為一個不再依附父母、學校、社會的獨立個體,以甚麼精神面貌、品格特質來面對未來世界的重重挑戰,這一切恰好表現出我們這個城市的教育本質。想到這些,我覺得可以放下了心中很多的教育執念,每當想要如何做得更多的時候,往往先問問自己,我該如何做得更少,為最重要的事讓出時間來?和所有父母共勉!

    若    瑜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