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不凡
——《銀翼殺手2049》與羅渣 · 戴健士
也許羅渣 · 戴健士(Roger Deakins)的偉大已不需要獎項來襯托(奧斯卡十五次提名兩次獲獎),他於攝影早已是許多業界公認最佳者,筆者最鍾愛由他所參與的電影莫非就是《銀翼殺手2049》了。
儘管這部續集在票房上並未如意料之中有爆炸性的成功,但羅渣 · 戴健士在本片中所營造出的未來、科技感相當引人入勝。以黃色沙塵與遺跡色調營造沙漠之中存有更高存在的荒蕪與莊嚴神聖之感,但破碎的遺跡卻也讓人敬畏十分,在空曠的環境中,不知為何卻比昏暗的城市更加令人窒息;暗藍的燈光則負責講述了城市之中不願向他人闡述的寂寞現實,偶有的色彩就是有各式廣告在那一塊黑布上畫上了幾筆;在片頭與片尾更是以白霧與白雪帶入和帶出主角身為純淨故事旁觀者的身份,早在開頭,羅渣 · 戴健士就向觀眾們暗示了K並不是銀翼殺手的世界中能存活下來或是被稱頌的那人。
在片尾的鏡頭中,我們更能隨着視角的遠離慢慢地接受K死亡的事實,我個人也是直到最後這一個畫面才真正明白,K只是一個過渡人、講解者,他完成了他的階段任務後,最後的目的就是消失在皚皚白雪之中。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複製人,還有甚麼能比這個更悲催,整部片的冒險者就這樣子離場了,剩下的就是交還敘事者的身份給真正的故事主角,也就是原作中的主人公:Deckard和他的女兒。
筆者認為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屢屢出現的投影燈視覺技術,斑斕的色彩在背景不見五指的城市之中,更顯得城市地下還藏有各式的喧囂與繁華。多個畫面的巨大投影,不僅將壓力感施加在電影的角色中,也投影在觀眾們身上。另外,Rachel 介紹K引領周遭環境時,出現了有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所揮毫出的畫面,陽光照印在兩位複製人的臉龐上,閃耀着異於常人的神采,在旁的是兩排似人非人之物,每一幕定格的畫面都好比是從米開朗基羅所創之朝廷壁畫。興許並非羅渣 · 戴健士的本意,但我一直認為,將這般的風格呈現在正片之中,無意中深植了此片之於一九八二年的版本,除了單單只是為了敘寫故事而推出的作品,更是為了重現一九八二年版本電影推出時的盛況,在商業上與藝術高度上,達到“文藝復興”般的價值。
總的來說,羅渣 · 戴健士的鏡頭語言在這部電影之中展露無遺,保持了其他作品一般的質感外,故事性更是低調的不凡。
李孟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