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就業輔助培訓規章冀及早優化
周六試行
委員倡訂資訊發佈無障指引
委員倡二線城市開放自由行
民眾建澳倡調整石排灣設施
筷子基青洲步行系統冀連通
委員倡前瞻規劃北區遊樂場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筷子基青洲步行系統冀連通



林茂塘筷子基區一帶人流車流與日俱增,建設 步行系統具迫切需求。(資料圖片)

    解決人車爭路   達至綠色出行

    筷子基青洲步行系統冀連通

    【本報消息】林茂海邊大馬路及筷子基一帶人流車流與日俱增,每到繁忙時段均出現人車爭路、塞車等情況,更不時發生交通意外,反映該區步行系統建設具有迫切需求。有北諮委促請當局進一步規劃筷子基連通青洲區的行人系統,以更好達至綠色出行,真正解決該區存在已久的交通問題。

    規劃員工巴泊位

    委員陳瑜勇表示,不少企業有為員工提供穿梭巴士,礙於沒有相應配套規劃,令巴士需在沒任何特別標示的區域停泊,對道路交通造成影響,且候車條件不理想。建議交通部門對有關企業作資料收集,長遠做好相關巴士的停泊規劃。短期內可對現時幾個主要停泊點訂適當的短期措施,如考慮巴士總站騰出空間供企業員工巴士上落客。

    軟硬兼施捉違泊

    委員戴燕芳收到台山居民反映,翠暉閣、巴波沙巷一帶行人路泊滿電單車,出行困難。在巡街過程中發現,位於大明閣第一座行人路被擴闊,原有的電單車車位改為行人路,未知與相距一條街的電單車亂泊問題是否有關聯。認為改善電單車違泊問題,最有效做法是改變電單車駕駛者的泊車習慣,建議完善步行路線系統及公交系統,讓居民自覺地減少使用電單車。執法部門也要加強執法,同時制訂優惠措施,誘導居民將車輛停泊在公共停車場。

    委員許治煒、黃飛獅聯合發言稱,隨着筷子基連接沙梨頭南街與沙梨頭新街的行人天橋開放使用,建議政府持續做好指引措施,鼓勵居民形成使用行人天橋過路的安全意識。同時盡快完成《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二一/二○三○)》諮詢報告,並加快完善區內交通規劃,尤其筷子基北灣建設行人天橋,從而接駁已提出多年的筷子基行人系統工作,避免不了了之;並進一步規劃筷子基連通青洲區的行人系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