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法美奧三科學家獲物理諾獎
我量子通訊領先世界
颶風“伊恩”致美逾百人遇難
波促德賠款逾十萬億
華促美解決警暴種族歧視
特訴CNN誹謗索賠卅八億
美職業女足爆虐待性騷擾醜聞
(社論)歐洲“右轉”影響幾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我量子通訊領先世界



四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 (新華社)

    我量子通訊領先世界

    據新華社、中新社、香港中通社、中央社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四日宣佈,將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阿斯佩、美國科學家克勞澤和奧地利科學家蔡林格,以表彰他們在量子力學方面的研究。

    完善量子力學理論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天發表的新聞公報中說,三位獲獎者在量子糾纏實驗方面都有重要貢獻。量子糾纏是指,在量子力學中處於糾纏態的兩個或多個粒子,即便分開很遠距離,有些狀態也會表現得像是一個整體。他們的實驗結果“為基於量子信息的新技術掃清了道路”,目前在量子計算、量子網絡和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已有大量相關研究。

    公報說,在量子力學的發展歷程上有一個著名的貝爾不等式,如果它始終成立,那麼量子力學可能被其他理論替代。

    為此,許多量子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違反貝爾不等式的驗證,克勞澤提出了一個利用處於糾纏態的光子的實驗,其結果可以違反貝爾不等式,阿斯佩進一步填補了克勞澤實驗中的重要漏洞。蔡林格進行了更多實驗,並且其團隊還利用量子糾纏展示了量子隱形傳態,即有關量子態的傳輸。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託爾斯 · 漢斯 · 漢森在現場解讀獲獎成果時展示了一張含有中國量子衛星的圖片,其上顯示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洲際量子通信實驗。他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在量子衛星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國量子通信衛星圖彰顯了物理學的國際合作,也體現了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貢獻”。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