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法美奧三科學家獲物理諾獎
我量子通訊領先世界
颶風“伊恩”致美逾百人遇難
波促德賠款逾十萬億
華促美解決警暴種族歧視
特訴CNN誹謗索賠卅八億
美職業女足爆虐待性騷擾醜聞
(社論)歐洲“右轉”影響幾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法美奧三科學家獲物理諾獎

本報綜合報道


阿斯佩(美聯社)


克勞澤(路透社)


蔡林格(美聯社)

    法美奧三科學家獲物理諾獎

    據新華社、中新社、香港中通社、中央社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地時間四日宣佈,將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來自法國、美國、奧地利的三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

    本報綜合報道

    表彰量子領域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四日宣佈,將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物理學家阿蘭 · 阿斯佩,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約翰 · 弗朗西斯 · 克勞澤,奧地利物理學家安東 · 蔡林格,以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的實驗,確立對貝爾不等式的違反,並開創了量子信息科學”。

    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阿斯佩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法國西南部城市阿讓,一九八三年在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和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教授。

    克勞澤一九四二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九六九年獲得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三人分享諾獎獎金

    蔡林格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奧地利,一九七一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

    此外,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金為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合八百二十四萬澳門元),由獲獎者平分。

    六華人曾獲此殊榮

    在諾貝爾寫於一八九五年、要求設立五大領域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他最先提到的領域。

    諾貝爾要求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百餘年中,物理學獎也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六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今將公佈化學諾獎

    物理學是本周頒發的第二個諾貝爾獎項。三日公佈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遺傳學家佩博獲得殊榮。物理學獎揭曉後,五日將繼續公佈化學獎得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