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名校要考慮子女自身的條件
名校,顧名思義就是得到社會普遍認可的學校。家長們送子女進名校不過是希望孩子能擁有更好的教育,變成更好的人。名校有更好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氛圍是毋庸置疑的,但並非每一個孩子都適合就讀。若孩子基礎薄弱,進入名校就讀可能會跟不上教學進度,甚至會產生沉重的學業負擔以及心理壓力。
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羅素也說過:“學習不能抱有功利性的目的。”送子女進名校,家長們不過是希望子女能考上更好的大學,日後出來社會成龍成鳳罷了,但是,家長們卻忽略了人的個性差異。如若這樣,社會上還用得着開特殊學校?子女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適合怎樣的學校,家長應該清醒,如果一味地把他們送進名校,自以為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適得其反,甚至會害了子女。
為子女着想,家長應思考子女本身的條件,而不是將自己的意願强加在子女身上。
蘇聖欣 濠江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