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樓市低迷業者籲降辣減干預
地產經紀協:放寬樓按非托市
穗減息利好樓市交易氛圍
穗寫字樓公寓成交回落
內地擬取消房屋公攤面積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地產經紀協:放寬樓按非托市



王世發

    地產經紀協:放寬樓按非托市

    【本報消息】住宅成交量創新低後持續低位徘徊。地產業經紀協會會長王世發表示,有意見擔心放寬樓按比率會“托市”,但參考內地放寬樓市調控措施,並無刺激樓價上漲。建議政府因時制宜,靈活調整政策,提振樓市成交量,盤活經濟氣氛。

    降低上車換樓難度

    王世發表示,疫下經濟備受考驗,內地各地方政府均推出一系列放寬樓市的措施,包括放寬按揭貸款比率及放寬限購令。不少人認為放寬樓按等於“托市”。但參考內地城市,放寬樓市調控措施後,樓價沒有顯著上漲。一旦相關措施有副作用,政府亦可透過行政措施即時修正,因時制宜、主動出擊,比起一成不變好。

    地產業對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每一宗成交的背後,代表大量的工作機會,並對政府帶來可觀稅收。賣方在出售物業後,可轉化成消費力或投資,對經濟有正面積極作用。由於地產的成交量對經濟很重要,故各地方政府才積極推行放寬。

    該協會在一多個月前向特區政府建議放寬首次置業按揭,把所有總價三百三十萬元以上的住宅物業貸款,最高可獲八成按揭;總價三百三十萬元以下的住宅物業則維持最高九成按揭比率。

    此舉可避免購買力過度集中在八百萬元以下物業,同時降低換樓人士門檻,釋放市場上的“上車盤”,最終受惠的是首置買家。降低“上車”和換樓難度,同時又可促進成交、盤活經濟。

    七月成交回歸新低

    據統計局資料顯示,二○年地產業及其相關行業對本澳GDP貢獻逾兩成,其佔比僅次於博彩業,因此住宅成交量多寡,將直接影響經濟和居民收入。今年七月全澳住宅成交僅一百二十八宗,打破回歸以來新低,令澳門地產業陷入近幾十年來最嚴峻時刻,亦意味着支撐澳門經濟的一條支柱岌岌可危。房地產對經濟至關重要,這條經濟支柱沒有倒下的理由。

    疫情因素令旅遊博彩業舉步維艱,令以此為主要收入的澳門經濟陷入低谷,導致失業率上升,繼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振興經濟是全澳社會共識,既然房地產對經濟貢獻佔比高,透過地產業振興經濟屬必然選項。只要官民齊心協力,相信可共同找出一套不推高樓價,又能提振成交量的方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