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非物質文遺管理指引將推出
世遺監測中心智慧保育
團體倡文保教育納中心定位
完善保育
修改國安法須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團體倡文保教育納中心定位



龐朝暉

    團體倡文保教育納中心定位

    【本報消息】由文化局文遺廳負責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爭取今年底前啟用,文遺研創協會會長龐朝暉表示歡迎,認同設立世遺監測中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未來應向社會適時公開相關數據外,亦應作為當局在制訂文遺保護政策及具體措施時的必要參考。

    龐朝暉關注,當局將設立的世遺監測中心,配備先進的儀器及處理系統,主要監測列入“澳門歷史城區”的廿二個不動產、八個廣場前地等情況,接下來應加強說明具體政策或措施與監測報告之間的關係,使管理及施政更為科學化及透明化。

    他建議當局未來可考慮將文保教育納入為中心的定位之一,某程度開放予公眾,尤其是學生、青年參觀,結合文史教育及科技教育工作,使年輕一輩深入認識本澳監測、保護世遺的科學手段,令監測中心成為推動本土文遺教育、提升公眾文保意識的基地。另建議監測中心未來可結合現有的“文化遺產全民通報站”,加強當局與社會之間文保資訊的雙向流通。

    此外,當局昨亦透露今年第四季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龐朝暉指出,非遺的保護工作,需由官方、非遺項目相關人士、民間文保社團及居民四方面共同參與、配合,方能取得理想成效,認為“指引”推出有助整合現有的非遺保育資源,對促成四方面合作,尤其建立起完整的非遺保護及傳承體系有重要助益。近年受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本澳不少非遺項目的存續情況受到衝擊,促請當局加快推出“指引”及相關支援措施。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