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從波恩到維也納到全世界
由亞洲大廈看小劇場發展
澳門——港人的避風港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由亞洲大廈看小劇場發展

尼修斯


思南公館二八八演出咖啡戲劇 《意濃馬提尼》


“下河迷倉”曾被稱為上海小 劇場最後的烏托邦

    由亞洲大廈看小劇場發展

    小劇場話劇起源於十九世紀末法國的表演藝術實驗演出,實驗之風吹到歐美、日本,再進入台灣、港澳及內地,它原意是反商業化、非主流、倡導純藝術上的探索,因此,常在活動上有“運動”、“實驗”的字眼。不過在內地的發展上,更在意於空間面積的變化,是“小劇場的話劇”。上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的話劇,多在近千人的劇院演出,多為政府單位製作,以教育群眾為主,不以市場為主導。小劇場的出現,題材更生活化,貼近民眾,漸受歡迎。前文所述的《留守女士》,一九八九年在上海首演,劇中男女主角因各自的配偶出國,生活變得孤獨和寂寞,同病相憐的兩人走在一起,成為留守期間的合同情人,展示了新生代在出國熱潮下的複雜心態。該劇的小劇場版本,劇場被佈置成咖啡廳,每位觀眾入場會得到一杯飲料,演員邀請觀眾跳舞,戲在不知不覺間開始,在當年是很新穎的觀劇感受。它的題材直接切入生活,沒有樣板式的高歌偉論,在藝術形式和題材上都有突破,票房口碑俱佳。隨後不少以白領族愛情和事業為主題的戲湧現,如《www.com》、《單身公寓》等,成為了一股白領戲劇潮,甚至出現了白領戲劇節,與上海獨有的小資情調,十分匹配。但白領話劇成行成市,主導市場,幾至氾濫,與小劇場戲劇原有的實驗精神分家。不過,仍有一些堅守小劇場精神者,拒絕商業化,“下河迷倉”是最具代表性之地、小劇場運動的烏托邦。

    說起烏托邦,不能不提這個名字:王景國,及他所創立、有着理想主義色彩的“真漢咖啡劇場”和“下河迷倉”。王景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上海著名的舞美設計師,之後到了紐約,成為了出色的設計師。回國後有感全國話劇發展萎縮,在上海的全職業劇團只有國有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民營的上海現代人劇社。王景國在紐約的外百老匯(Off-Broadway)看到了千姿百態的劇場形式和空間,心懷高遠欲在上海放手一搏。大劇院的租用成本高,形式亦不吸引,於是想起“咖啡戲劇”。外百老匯的劇場較小,觀眾席大約是一百至五百座位之間,當中有些劇場將演出區、咖啡館或酒吧融為一體,觀眾一邊喝酒一邊看戲,有些演出更可以直接跟演員互動。日間是咖啡館,晚上是劇場,演出後化身酒吧。二○○○年,上海徐家匯出現了中國第一家將戲劇和咖啡結合的“真漢咖啡劇場”,成為一時熱話。可惜,“咖啡劇場”這概念走得太前,在政府對表演場地和飲食場所的執照中產生矛盾,拿不到劇場營業證和演出許可證,成為了先天的硬傷;同時,在選取劇目的方向,是探索實驗,抑或商業主流,因市場未成熟,也是模糊不清,既演通俗的白領話劇,也演荒誕經典《等待果陀》,票房收入十分不穩,收入抵不住高昂的租金,它如夜空中美麗的流星,二○○二年八月,在成立兩周年後最終關門了。但它開創的模式,卻給了後來者寶貴的經驗,現在火紅的亞洲大廈及遍地開花的咖啡或酒吧劇場,均可見它的身影。王景國是個尋夢者,嘗試商業劇場的敗陣,卻激發他理想主義的激情,尋回初心,創辦了非商業的、傳奇般的小劇場空間“下河迷倉”,支援當代表演藝術原創實驗作品,無償扶助民間戲劇的創作和演出。在後來開始蓬勃的商業劇場主流中,它反而成為了在體制和商業外的一股逆向清流。

    (下)

    尼修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