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戰爭不會發生”
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讀到法國詩人保羅 · 瓦勒里在他的《古詩集》裏寫關於海倫的詩,就愛上他艶麗和邃遠的文字:
蒼天!是我……我自古人之洞/來聽波濤碎身喧嘩海岸,/我又見晨曦中幢幢樓船/金漿翩翩還陽於陰冥中。//我寂寞的雙手招喚帝王/他們咸須昔曾逗我素指;/我哭。他們唱幽遠的勝利/及他們艦尾掩沒的海港。
古希臘神話記載,奧林匹克山的三個女神爲了得到製造麻煩的女神的金蘋果,向裁判特洛依王子帕里斯試圖賄賂,最後愛神維納斯許以世界上最美麗的斯巴達王國王后海倫勝出,然而海倫卻跟隨帕里斯私奔,引發了歷時十年的特洛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帕里斯王子中毒箭身亡,海倫則重返希臘。詩人所捕捉的是這一幕海上籠罩着正在遠去的碧血長天。在公元前八世紀,荷馬寫的不朽長詩《伊利亞德》裏,描述了這段遠古的血腥戰爭的最後片段,後世的歐美文人墨客,無不從中吸取靈感,法蘭西詩人保羅 · 瓦勒里也不例外:
我聽見深沉的海螺軍號/與金漿的翻飛和協合奏,/划夫們的朗歌鎖住動亂//衆神屹立艦首軒昂英姿/蒼老笑意受着浪花侮慢,/伸向我他們浮雕的恩臂。
其實保羅 · 瓦勒里的同時代法國小說家季洛杜,在一九三五年就以這場戰爭爲經緯,寫了一個命名爲 《La guerre de Troie n' aura pas lieu》 的劇本(直譯爲“特洛伊戰爭不會發生”)。季洛杜是一個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他在一九一四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目擊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他在劇本裏,描述了人類走向戰爭的愚蠢和一意孤行。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剛經歷了二十九年的大蕭條後,季洛杜見到戰爭的步伐越來越近,各國卻沒有作出任何反應。直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季洛杜通過和特洛伊戰爭的比較,便知道了戰爭已經到了家門口。雖然他是多麽渴望戰爭不要降臨,但還是如劇的標題所寫,戰爭最終發生了。劇本開場是荷馬史詩裏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和她嫂子安德洛美達的對話。卡珊德拉有預言的特殊能力,但是太陽神阿波羅卻同時給她一個詛咒,就是她的預言不會有人相信。成爲夜空仙女座的安德洛美達說特洛伊戰爭不會發生,但卡珊德拉卻預言戰爭一定會發生,這時除了她以外,根本沒有人會相信。結果,歷時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爆發了。
公元前四世紀,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就記載了當時斯巴達和雅典之間斷斷續續歷時三十年的戰爭。十年前美國哈佛大學歷史教授格雷厄姆 · 艾利森首先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而廣爲媒體所引用。他指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會挑戰現存大國的世界秩序,回應這種威脅而導致兩者間的戰爭變得無可避免。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修昔底德指出:“伯羅奔尼撒戰的無可避免,肇因於斯巴達對雅典崛起的恐懼。”而格雷厄姆 · 艾利森把這段歷史的教訓用在了當今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在他的《修昔底德陷阱》一書中說,當第二經濟體的中國要當老大,要麼改變它的勃勃雄心,要麼美國接受在太平洋做老二,從修昔底德對古希臘戰爭的分析來看,中美兩者之間的戰爭是無可避免的。二千四百年前,寡頭政治的斯巴達終於戰勝了民主政治的雅典,結束了希臘的黃金時代。對當今文明的前車可鑒,更是旁觀者清的卡珊德拉,極可能被認爲是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沒有必要的看到一場無可避免的超限戰一早已經登場,只不過大殺傷力的武器還沒有派上用場而已。
將來還會不會有好像寫《海倫》一詩的詩人,用絢麗深邃的文字描述人世間的故事?
陳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