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化”看兩岸大學生交流及影響
今年八月九日我的一名大三學生,透過微信告訴我,他已平安抵達北京大學附近防疫旅館,準備展開半年的交換學習。無獨有偶,就在大陸進行台海周邊軍事演習之際,本人與廣州華南師大的年輕學者共同合作出版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矽谷產業》譯作,在兩岸學界掀起話題,多數人都認同兩岸的文教交流與學術合作,是促進雙方和平共榮的不二手段。
多年前,筆者提出“兩岸化”論述,主張“通過文教交流,能降低兩個衝突地區的緊張關係,進而帶來和平的曙光”。至於“兩個衝突地區”除了台海兩岸與俄羅斯烏克蘭外,還包括:韓國、朝鮮,印度與巴基斯坦、以色列與伊朗等阿拉伯世界,英國與北愛爾蘭,加拿大與魁北克問題,甚至中、美兩國的經貿競爭等。不少研究都指出,在這些衝突地區中,持續的文教交流,尤其是針對年輕世代,才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邁向和平方法。
美國學者G. W. Allport在一九五○年代黑白種族隔離時提出“族群接觸理論”,主張增加族群接觸,以減少彼此偏見及提升相互接納程度。其中,需要四個前提:(一)平等的地位,在接觸情境中,兩群體要地位平等;(二)具有共同的努力目標,攜手合作,完成既定任務;(三)合作後建立長期的友朋關係;(四)能得到權威、法律或習俗上的認可與支持。另一位前美國外交官Yale Richmond,在《文化交流與冷戰:解除鐵幕》著作中總結:文化交流雖然耗時耗力,但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能改變人們的態度與想法,最終結束美蘇冷戰的敵對關係。
兩岸大學生世代在面對全球化即時通訊和進步科技,獲得了人類前所未有的交流機會。以前往大陸的台灣學生為例,自一九七九年起,大陸開放廣州暨南大學的十三個專業,招收港澳台三地的學生前往就讀。大陸也在二○○五年起公佈一連串惠台文教交流新措施,吸引台灣青年學子前往就學。過去這四十多年來,有數萬十名台灣學生選擇到大陸讀學位或交換,甚至許多人選擇留在大陸工作、成家與定居。至於前往台灣讀大學的大陸學生,自二○一○年台灣當局通過陸生三法後,隔年九月近千名大陸學生首度前往台攻讀學位,直至二○二一年,赴台讀學位生與交換(研修)生人數已超過二十多萬人。台灣高教透過語言、文化、地理位置相近、社會的自由多元與訊息開放,整體大學素質與師資優勢、選擇機會多元,學費與生活費較為低廉等因素,吸引若干大陸沿海省份、希望拓展個人社會關係網、與全球移動能力等陸生赴台求學。因此,整體而言招收陸生能對台灣帶來重大影響,增進兩岸青年文化互動與雙方了解,擴大雙方國際化程度與全球視野。許多研究也顯示,赴台求學的大陸學生整體滿意度都相當高。
為此,根據上述 Allport“族群接觸理論”,認為透過族群之間的不斷接觸,可以減少群際偏見、增進不同群體的了解及接納度。筆者透過長期兩岸大學生交流的追蹤研究發現,兩岸大學生之間的確存在該理論所述之“過失無知”現象,如果雙方學生在“缺乏充足資訊,或彼此間存在錯誤資訊和誤解下”,交流前的確存在對雙方之刻板印象與不友好的態度。但經過交流後,雙方大學生對於彼此的錯誤認知與誤解,就有機會獲得化解,甚至進一步建立友好的新關係。如同許多研究證實,透過個人接觸,雙方的溝通交流越頻繁,就能產生更加開放、友好的態度,發生衝突的偏見、歧視、敵意等負面情緒的機會就可降低。
因此,鼓勵兩岸青年學子前往對岸就學與交換合作,不僅可促進兩岸青年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良性學習互動,也有機會發揮雙方高教互補的效果,例如:透過師資與學生的交流、彼此借鏡教育改革的理念及實踐,切磋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調控等經驗,再造兩岸共享中華文化創意市場;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動力,日後進一步推動華人圈的學術研究範式,合作建立世界級的華人學術論述話語權,與一流專書與期刊等,都是兩岸文化交流,可能創造的紅利。
化解兩岸衝突,就從持續文教交流做起吧!
周祝瑛(大學教授)